這是一個小村莊,年味很重的地方,村裏的每家每戶都還在拜年。東家吃飯,西家喊的,好不熱鬧。這時候就已經有了寥寥炊煙,勞作了一年,過年的時候得好好的歇歇了。
在小村莊的後山之上,有一座竹屋,從那個位置可以俯瞰全村的位置。這竹屋就隻有一個男的住著,一個二十五六的男子。村裏人也不知道他的身份,他是六年前來的。來的時候就隻有一個人,一書生裝,自己背後還背著個書婁。
他剛來的時候,村裏有幾個小孩被蛇咬了,這附近沒有郎中,如果趕去城裏,也得一天一夜,這幾個小孩也就沒有救了。他從四周隨意采了些花草,伏在傷口上麵。沒過一會小孩的臉色就變好了些。
那天村長就讓村裏擺了一桌宴席,說是非得讓他吃頓放。後來他也就在這裏呆在了這裏。留在這裏之後,有事沒事就去教村裏的孩子認字,這讓這群沒錢去讀私塾的孩子高興的不得了。每天認一個字,到現在村裏的孩子也認識了千多個字了。後來村裏人就在給他建一個房子,他怎麽說都非得建在山上,村民也就家家出力了。
這幾年村裏人見他有學識,什麽事都得來請教。他每逢過節都有村民送的一些山上的野物,倒也是不缺吃的。
這書生在床邊看著一本《詩經》,斜陽照到了他的眼裏。他抬頭一看,“呀”的一聲,太陽都下山了。書生摸摸肚子,這時候也是感到了些餓意,書生放下書,整了整衣物,然後走出書房。
這廚房在竹屋外,不過也是有一個長廊通過去,這樣不管下雨還是怎麽滴,都可以去做飯菜了。
書生推開門,就聞到了炊煙味。書生抬頭一看,在廚房灶火燒的正旺,米飯在上麵煮著。
“唉呀,肚子餓了吧。飯好了,等我一下我把菜炒炒就好了。”這時候從一邊走出個村姑,長的也是清秀,頭發有木簪束著,身上穿的是大紅的棉襖,頭發油亮油亮的,遠遠就聞到了一絲桐油的味道,這邊都習慣用桐油洗頭護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