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天賜聽了,連忙謝過沈公堰,他知道,在門派戒律森嚴的修士界,沈公堰能夠做到這一步,實屬難能可貴。這還是因為沈公堰忙於修煉和製符,無暇收徒所致,如果他有徒弟,這符篆之術估計也是根本不會透露一個字的。
《符篆管窺》是符篆入門的必修內容,簡單地說,它講解不同的法術要領,同時,還要講解這法術要製成什麽樣的相應符篆,這其實和製槍基本是一個道理。
想製作狙擊槍,槍管必須要長,子彈推力必須要大。想製作機槍,射速必須要快,上彈必須要跟得上。同理,不同道術的符篆,製作方法也迥然不同。
石天賜急著需要丹藥,因此,他專門研究了兩種常用的符篆,以求能夠立竿見影。“火焰術”和“疾行術”都是極為常用的,需求量大,容易出手。更重要的是,這兩種符篆的製作相對簡單一些,新手比較容易掌握。
石天賜準備好了從沈公堰那裏要來的黃綾紙、獸毛符筆和赤丹朱砂,就開始繪製符篆。不過,讓他沮喪的是,雖然看沈公堰製作符篆容易得很,自己真正動起手來,簡直是難於上青天!
他一連繪製了幾十張符篆,竟然無一成功!原來,這符篆製作最講究的,就是精細。
繪製出來的符篆,一筆一劃都不能粗心大意,哪一筆要粗,哪一筆要細,哪一筆要重,哪一筆要輕,都要分毫不差。這就像是製槍,槍支口徑的大小、膛線的科學性、瞄準器的精確性、彈匣上彈的流暢性,差了哪一項,都會影響槍支的威力。
製槍有現代化的機器設備輔助,可是,製作符篆可是全靠修士的雙眼和雙手,這對製作者的眼力和手法顯然是巨大的考驗。要知道,在繪製符篆的過程中,哪怕是失之毫厘,最後符篆的效果就會謬以千裏。
因此,這符篆的繪製講究的就是“眼到、手到、心道”,不但眼睛要看得準、手要畫得穩,心裏還要有整體布局。石天賜知道,沒有個三年五載的訓練,是別指望能夠把符篆之術掌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