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矣哉?終身夷狄。
戰矣哉?暴骨沙礫。
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淅淅。
魂魄結兮天沉沉,鬼神聚兮雲冪冪。
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傷心慘目,有如是耶?
大宋景德元年(1004年)十一月,澶州(今河南濮陽)城,太陽初升,萬道霞光劃破長空,照耀著城上城下兩支軍隊。
大宋和大契丹自宋太宗趙光義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起鏖戰二十五年,直到景德元年大契丹蕭太後和皇帝耶律隆緒,領舉國精兵二十萬南下,深入宋境,一直打到澶州城下。
此時大契丹軍三麵圍困澶州進入第八天,霞光中,巍峨的澶州城下,黑壓壓的大契丹軍方陣,最前三排是手持短刀的盾牌兵,再三排長槍兵隱身其後,然後是兩排弓箭兵,攻城的衝車、拋石車、雲梯密布陣中,手持長柄大刀的大契丹軍分布在攻城器械旁。
大隊的燕雲鐵騎壓住陣腳,分布在步兵攻城方陣的左右。龐大的大契丹軍戰陣,除了馬嘶外,竟是鴉雀無聲。
隊伍的最前方,幾十員大契丹戰將騎馬列在陣前,最中間簇擁著一人黑盔黑甲,腰跨寶刀,年方四十左右,堅毅的臉龐,眉目間不怒自威,正是大契丹南院大王,統軍上將蕭撻凜。
他左邊一人銀盔銀甲,手持亮銀槍,三十出頭,英姿煥發,是大契丹大將蕭觀音奴。
右邊馬上一人文士打扮,五十上下,長髯及胸,在大契丹眾將中頗為異類,豁然是蕭撻凜攻破定州俘虜的大宋雲州觀察使王繼忠。
其他大契丹諸將耶律題子、耶律諧理、耶律奴瓜等分列兩旁。
蕭撻凜抬眼看了下巍巍澶州城,這次大契丹舉傾國精兵二十萬來攻打大宋,二十萬精兵分成兩撥,一波十萬攻城,一波十萬護衛蕭太後和皇帝耶律隆緒,兩隊輪流攻打澶州,這日是蕭撻凜親自率領大契丹軍四個“司”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