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日,楊千山身體逐步康複,這日半晚四兄弟相約結伴到馬行街瓦子勾欄去消遣。這馬行街夜市在東京鼎鼎有名,街道長達數十裏,街上遍布各色商鋪,車馬擁堵,行人不能駐足。
四兄弟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到馬行街頭的中瓦子。這中瓦子裏有十六個勾欄,各個勾欄中都是人滿為患,四兄弟好不容易在其中一個勾欄後排尋了處座位。
陽雲漢還是第一次來到瓦子勾欄,在腰棚裏坐下後,忍不住四處打量,見這座勾欄上張著巨幕,以蔽風雨,前麵設著戲台子,此時台子上有四個人正邊說邊舞。
楊千山對勾欄甚是熟悉,給幾人介紹道:“眾位兄弟,那第一個頭戴簪花襆頭就是為長的‘末泥’,第二個持笏者是‘裝孤’,第三個短衫者是‘副末’,第四個持竹竿者是‘引戲’,每人各司其職。”
楊千山介紹完,又喚來小二,點了煎羊白腸、抹髒紅絲、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水晶角兒、生淹水木瓜等各色小吃,四人邊吃邊看雜劇表演。
第一出焰段很快演完,台下觀眾掌聲雷動,四兄弟看的有趣,也是跟著鼓掌。
接著演的是正本的一幕《眼藥酸》,其中一人頭戴皂色奇特高帽,身穿橙色大袖寬袍,前後掛滿繪有眼睛的幌子,斜背的藥袋麵繪著濃眉精眸的一隻大眼,一看就知是一位眼科郎中,是個“副淨”,另外一人頭巾諢紮,身穿圓領青衫,衣角紮入腰帶,白褲練鞋,袖捋至肘,臂露點青,腰間所插扇上有草書的一個“諢”字,一看就知是個市井之徒,是個“副末”。
這出戲演的這位眼科郎中是個不懂世情的青年士子,沿街兜售眼藥時,碰到了一位市井之徒,指著人家的眼睛說其有病,結果由於不識時務,反被市井之徒打了一頓棍子。故事詼諧風趣,看得眾人不時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