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玩花賞景,來到海寧城外,穀縝笑道:“城裏烏煙瘴氣,不進也罷。我知道一個絕好的去處。”
當下二人在錢塘江邊、入海口處尋到一座酒樓,樓名“觀海”,軒敞宏偉,當門處是一副書寫工麗的對聯:“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隻此一聯,將這滿樓海天氣象烘托無餘。
穀縝指著那對聯笑道:“聽說這兩句是唐人駱賓王寫的,那會兒他跟咱們一樣,都是剛剛逃過大獄的光頭和尚。”陸漸微笑道:“你才是和尚,我可不是。不過這詩氣魄很大,那個駱什麽王的很了不起。”穀縝點頭笑道:“對,對,那個駱什麽王的真是了不起。”陸漸知他嘲笑自己,笑一笑,並不計較。
兩人漫步登樓,當麵海處坐下。穀縝指點山川:“這海寧城南濱大海,西南有赭山,錢塘江貫穿其間,東接蒼茫大海,故而又謂之海門。”
陸漸訝道:“這些你也知道?”穀縝道:“我曾在這一帶經商。行商者,不知天時地理,不知風俗人情,必然要賠本遭殃的。”
陸漸更覺驚訝,說道:“你在牢裏關了兩年多,按理說當年不過十四五歲,這麽小的年紀便做生意了?”穀縝微微一笑:“有誌不在年高,何況經商之道本就有趣,比學文習武好玩多了。”
鄰桌有幾個儒衫文士,正在把酒交談,聽了這話大為不快,其中一人喝道:“你這少年人光著腦袋,不僧不俗,說的話怎也離經叛道?想當初,孔聖人的弟子中,顏回從文,子貢經商,怎麽沒人說子貢比顏回更好?子貢也說自己不如顏回,顏回聞一以知十,自己不過聞一以知二。你這小子,自己沒本事從文,就不要信口雌黃,有辱聖賢。”
穀縝哈哈大笑。那文士怒道:“你笑什麽?”穀縝搖了搖頭,突然朗聲吟道:“師與商孰賢?賜與回孰富?多少窮烏紗,皆被子曰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