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學校大三的課業更偏實踐,而且修格已經畢業,可以全職在N.C.A的工作室工作。岑晏決定將個體工作室直接升級為注冊公司,取名為亞達公關。
其實關於這個名字,核心團員討論過很多次。大家都是亞城大學的學生,所以名字裏含有一個“亞”字是沒有異議的。
遲早早提議了一個“亞和”,因為談判溝通的宗旨是以和為貴。
但岑晏卻認為公關行業是一個稍有不慎就會將人生吞活剝的行業,沒有“以和為貴”這個說法。隻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投票的時候,苗倩玉是讚同遲早早的,可惜公司擁有感性思維的女性隻有兩個,公司名字最終還是定為“亞達”。
作為一個初創團隊,錢永遠是最核心的問題。岑晏和華麟家裏都不缺錢,但岑晏定了一個規矩:“公司絕不依靠家裏的資源,包括錢和人脈”。
為了遵循這個規定,全公司出動累得半死不活地去拉投資,即使因為岑晏和華麟的家庭關係,上趕著投錢的人在門口排著隊,都被拒之門外。遲早早將他這個規定定義為:“自找苦吃”。
“不管是家庭背景還是長相天賦,這都屬於老天爺賞飯吃。正常人隻要感恩戴德地接受就行,哪有人像他躲瘟疫一樣躲著不肯見投資人的?”遲早早捧著馬克杯,翻看著這個月的公司賬本唉聲歎氣。
苗倩玉倒是欣賞岑晏的這份氣節:“會長隻是不願意見和他家沾親帶故的投資人而已。我聽羅潤說昨晚他還陪岑晏去了一個天使投資人的飯局,會長喝了不少酒。他平時那麽不喜歡碰酒的人,為了拉投資,也願意把姿態放低。不容易。”
遲早早一想到他那麽驕傲一個人,會為了錢的事跟人陪酒就心煩意亂。明明是心疼,嘴上說出的話還是不饒人:“所以說他是自找苦吃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