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會議現場後,肖曉笑和劉圓圓一起去簽到。
會場上已經坐了將近一半的人,主席台的正上方有一副巨大的紅色橫幅:
全市交通運輸暨公路治超工作會議
填寫了采訪單位後,她在後麵的表格裏填寫了自己的名字,她看看劉圓圓,她沒有過來簽字的意思,她趕緊幫劉圓圓寫上了名字。
劉圓圓看了一眼,對著肖曉笑說。
“你有點像我一個高中同學,每次寫值日表的時候,都要把‘劉’字的豎鉤拉成一條線,一直拉到表格外麵。”
肖曉笑有些得意,樂嗬嗬地問。
“這樣寫很特別吧?”
劉圓圓沒有表情,說了一句。
“真難看!”
肖曉笑頓時一臉沮喪。
關健那邊忙得不亦樂乎,電視記者需要提前到達會場,選擇機位和最佳拍攝角度,熟悉會場光線、搭設腳架及其他情況等。
肖曉笑是電台記者,相應來說簡單些。但是為了彌補電波稍縱即逝的短板,台裏現在非常重視新媒體的運營。
上次開周會的時候,張秋華副總監還說要爭取把公眾號當做電台的第二塊陣地,為直播節目做好有力的推廣和補充,也可以拓展新的創收渠道。
所以莫伽一派出了兩個記者,各負其責。
肖曉笑領取了會議相關文件,低頭研究會議議程,希望對會議各個環節和時間大體有個了解。至於要采訪的問題,昨天她也基本想好了。
這時候,劉圓圓碰了碰她的肩膀:
“看情況你是真不知道,那我告訴你吧。”
肖曉笑聽得一頭霧水,不知道她在和誰說話。劉圓圓自顧自繼續說。
“你的老同學,就是這個關健,他是關心股份關總的獨生子。前不久他特意找到我爸,說今年會給電台投30萬的廣告費,希望我爸能給他女朋友一個實習的機會。他還反複請我爸保密,說她女朋友自尊心特別強,千萬不能說。哼,看不出來,他對你倒是真癡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