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分局,不,整個公安係統都該動員了。”朱警官一邊說,一邊向外走,腳步快到郝濤跟不上。
在郝濤印象裏,朱警官在警匪對峙的現場都慢條斯裏,現在這麽急促,是因為發生了特別的事情。
大毒梟朗亞越獄了。
這種震動社會上看不到,在公安係統內部是核爆級的。
朗亞已經在獄中呆了數年,似乎已經安心做一個“寓公”了(寓諧音獄),按其所犯罪行,他足夠被槍斃數次了。因為某些原因(對警方重要而不能擺在台麵上的原因),他由死緩改判無期,放在獄中養著。對於這樣的重犯,監控和管理比普通犯人嚴格十倍。朱警官和郝濤數次光臨的郊區監獄本身早已經采用最先進的監控防範技術,根本沒有犯人逃走的空間。
朗亞是在一次大放風時逃走的,這種大放風將犯人帶至較開闊的地帶進行一些體育活動,普通犯人一周一次,朗亞的機會是一個月一次。這個慣例已經執行了數年,相安無事。但就在又一次慣例中,朗亞消失了。
獄方在巨大壓力下,展開技術盤查,尋找各環節上的漏洞。
“其實不必檢查技術漏洞,”朱警官說,“那個監獄在技術上不存在漏網的可能性,越獄能夠成功,甚至變得簡單,唯一的可能性,是有人放走他。”
獄方內部有人放走朗亞,這怎麽可能?
“可能與不可能,有時候就在一線之間,比如,一個數字後麵會不會再加一個零。”
這麽說來,獄方是有人被朗亞收買,刻意放走了犯人。如果真是這樣,就是一次內鬼串通私放事件。監獄係統的種種先進技術,如果是獄方內行專業人員操控掌握,反而會更形通暢和隱蔽,這可能是朗亞一路綠燈,了無痕跡離去的原因。
“不一定是直接的金錢收買,可能其中本就有朗亞的人,誰能保證一個隊伍裏沒有幾個敗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