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班進行曲】
十月的時候,第二棟宿舍樓也是男生宿舍樓終於竣工了。
男生宿舍樓竣工前,我們所有新生都擠在一個宿舍樓。幸好我們學校隻有一個年級,不然真的住不開。
雖然我用了擠這個字眼,但前麵說過了,我們學校是一個富裕和貧窮雙向發展的學校,所以擠在這裏隻充當動詞,並不是實際形容詞。
隨便舉點例子來說明下吧。
我們的操場是在開學後幾個月才完全修建好的,建成過後,老師帶我們去操場觀瞻——你看我都用了觀瞻這個詞。
老師指著那一片一望無際的操場(真的一望無際,因為……沒有圍牆……)躊躇滿誌地告訴我們:“我們的跑道是用的xxx材質的橡膠做的,每三年一維護,維護費用x萬元,我們的草坪是從德國進口的……”
單位級別都用到萬了!
德國進口呀!
牛逼哇!
——是是是我們沒有見識,但是請你們代入到21世紀初頭幾年的一座十八線小城市去想一想我們是不是沒有見識。
那時候我們大多數人去過的最遠的地方不過就是省會城市,在大街上看到一個外國人都可以成為一項了不起的談資,可想而知,德國進口這四個字,在那個時候的我們心裏要有多高大上就有多高大上。
我還真的一度以為我們的草坪是從德國的草地上挖回來的。
再說宿舍吧,我們宿舍的條件應該也算當時全市最好了,盡管也是普通的上下鋪,但是有一句話怎麽說的,一個城市的文明水平很大程度體現在衛生間上,而文明和經濟不可分割。
我們是八人寢,後來宿舍樓全部建成後女生主要以六人寢為主,想象一下吧朋友們,六人寢的宿舍,我們就有兩個衛生間!
我都不想說我們有一個衛生間……(嗶,此處消音,不然會被操場裏你儂我儂的小情侶們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