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超腦戰爭

七十九、第二個大腦

在中國不少古籍中都能找到懸圃的記載,比如《海內西經》中言: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下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裏,高萬仞,上有木禾,大五圍,麵有九井,似玉為檻。麵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

另有《淮南子》認為昆侖呈三重梯形,昆侖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淮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

如果是從前看了蘇格肯定認為這是古人一種美好的想象,現在才明白確有其事,他無法想象在昆侖上空的雲層中真的懸浮著一座仙山,那會是怎樣的一幅場景?又有什麽科學原理使這山能懸浮呢?

一路上蘇格與元正、厲任是乘飛行器前往昆侖,元正將自己的資料文獻與蘇格和厲任分享,從這些記載蘇格才發現懸圃與東方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懸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母體放開人類超腦禁製的上古時期,那時大部份超腦人都在作權力之爭,也有一小部份為躲避戰爭尋求避世隱居,具體過程雖不可考,但可以肯定有一部份超腦人中的有識之士知道了母體的存在,稱之以‘魔道’。那時的超腦人想到的還是不對抗,而是逃避。懸圃就是被人發現的一處可以躲避母體對超腦偵測的地方,一片人類的自由之地。”

蘇格道:“這麽說雷王並不懸圃的發現者?”

“不是。上古時期估計超過一萬六千年,據推測雷王應該是在九千年左右偶遇了懸圃中人,那時在超腦世界普遍已經知道母體在控製人類,對抗運動由此產生,雷王說服了懸圃中人共抗母體,並將懸圃作為反抗軍的大本營,最難得的是,直到雷王之戰結束懸圃的位置也沒暴露。這是懸圃最成功的地方。”

“懸圃是地球上唯一無法被母體偵測到超腦電波的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