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年後。
清晨六點半,環繞濟州島邊緣的魚市大街已經陸續響起卷簾門拉起的嘩啦聲,穿著水靴的男人將一缸缸魚搬到門口,女人們戴上橡膠手套,將氧氣管挨個放入魚缸中。
金色的陽光灑在魚市大街上。保潔員拉著大車,跟出攤的老板打著招呼。有的攤位後飄出早飯的醬湯香味。
魚市大街的入口處,一輛電動車出現,戴著厚厚棉帽的女孩雙手握著車把,鼻尖凍得通紅,電動車後掛著兩隻輕便的泡沫塑料水箱。她背著一個舊書包,書包外麵掛著一隻藍色的布偶海豚。海豚在書包上拍打著,發出輕輕的“啪啪”聲。
電動車到了第一家魚攤前。攤位前有人招招手:“星草!上午有20斤黃魚和3斤桂花魚要送到南門飯店!”
“好嘞!”我停住車,拿出隨身的筆記本,掏出一支筆,飛快地記下,“回頭一起來取!”
我啟動電動車,繼續朝前走,魚攤後不斷有人朝我揮手,說出要送的魚的種類和數量。
不到半條街,第一頁已經記滿了。我算了算行程和時間,很開心。今天生意開門大吉,幾乎能將一上午時間填滿。我打算開始取魚。
我把電動車掉了個頭,聽到有人喊我,回頭一看,是“家美鮮魚”的善美大嬸,她是個和善的女人,常常會送我一些自製的小菜。她今天看上去心情特別好。
“善美大嬸,你家要送什麽魚?我先幫你送吧。”我停下車。
“不用啦,昨天收得不多,飯店也沒訂。”善美大嬸笑著說。
我注意到她家門口沒有擺放魚缸。
“大嬸今天氣色真不錯啊。”我笑著說,其實她今天看上去很虛弱,甚至臉色有些蒼白。
善美大嬸是個老實人,丈夫早年去世,獨自生活。魚市大街的買賣人都有各自的“秘笈”,包括如何給魚肚子裏灌水增加重量或將普通海蝦充當櫻花蝦等。善美大嬸卻從來不會缺斤少兩,也不做手腳,她是一個令人安心而有好感的中年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