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之後的傳說
天地有不完之理。
女媧曾以甚深法力,發絕大願心,在大荒山[33]無稽崖煉成頑石三萬六千五百塊,補天之缺。事情到此,本來已了。哪知在另一個時空中,出了一位有大力量的人物。這人物雖有奪天地造化之功,但一生不順,失意中乃精神散亂,做事隨性胡為,在這三萬六千五百塊補天石中偷了一塊,營造自己的一片太虛幻境。對旁人卻說:當初補天之石原有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這一塊是多出來的。殊不知他這一大膽妄為,竟令這一時空的人魔妖獸均大受荼毒。蒼天之缺口雖大致彌合,但石頭少了一塊,瑕疵自然難免。以有窮南部大荒原為中心,千裏方圓中,每百年便有一次天火之劫。不過,隻要人們把這劫難忘記,在天劫到來之前,日子照常過。
老不死在這壽華城已經活了一百多年了。從七十多年前城池奠基開始,他就生活在這個地方。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這座城池的名人,上至葛闐,下至金織,都知道他的存在。一個人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隻要集中地在一個地方晃來晃去,總能讓人家知道他。但他究竟是怎麽樣的一個人,整個壽華城卻沒有一個人知道。隻是偶爾講到一些失去了主人公姓名的笑話,才把他這個人拉來做故事中的主人公,作為壽華城的故事中愚蠢、迂腐、貪婪、膽小、無能的象征。至於他真正的事跡,整個壽華城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個可憐的老頭子,是一個被全城記住的人,又是一個被全城忘記的人。
不但別人把他忘記了,連他自己也幾乎被自己忘記。如果不是七十二年前埋下的那七十二壇酒。
七十二年前,那個時候天劫還被大部分劫後餘生的人記得。他們在城池建成之日,埋下了七十二壇酒,作為一個標記——以後一年開封一壇,酒喝完了,天劫也就來了。最後一壇酒上麵,刻著一百年前天劫來臨的具體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