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開唐·教坊

序一

大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太宗遺詔:“撲殺李淺墨!”

是年,西突厥國師令:“東來貴者,殺無赦!”

是年,竇建德舊部一百四十許人,白衣歃血,對天盟誓:“誓誅建成逆子,天鑒之,天鑒之!”

他們要殺的是同一個人,那年五月,那個人正穿著一領青衫,騎著一匹瘦馬,搖搖地走在西出陽關的道上。

序二

自古以來,西行就是一條險道,一千三百多年前,從長安出發,西經渭城、涼州、玉門、河西走廊,直至龜茲、鄯善,最終到達中亞、西亞、波斯、大秦的絲綢之路上,更是行程艱險,自漢以來,屢遭斷阻。這條路上的商旅行人,能最終到達目的地的,往往不足十之四五。所以《五行誌》上說:西方、屬金,烈日爍石,流沙千裏,地處蠻夷之方,兼受兵戈之氣,故,西行,君子所不取也。

但一個不是世俗所謂“君子”的呢?一個落魄的王孫,上不容於君親師友,下不見諒於江湖草莽,他是否會把西行當作唯一的出路?畢竟,那裏地廣人稀,何啻天壤。進可以遠慕班超,建功異域;退可以拔劍縱橫,擊刺大荒。以天地為穹廬,狐兔為朋友,縱一騎之所如,淩萬古之茫然。所有這些,是否足以讓一個幼失怙恃,長罹劫難,卻猶有熱情的青年為之血液沸騰?

但據說,太宗皇帝給這個王孫下過一道禁令,禁令的名字就叫作“玉門遮”——生不許出玉門關一步。而玉門關外,就是整個天地的自由啊!

那是一卷杏黃色的詔書。用杏黃色綾子擬就的,柔軟華貴。詔書上右起一行是禦筆直書的飛白墨跡,下麵一行行是名臣褚遂良奉旨添注的蠅頭小楷。字的末尾,還有一方朱紅的印。印章不大,刻的卻是一字千鈞的“貞觀禦製”。

隻見這卷詔書上,杏黃、墨青、熾紅三色交映成彩,典雅華重,實際的命令隻有五個字:“撲殺李淺墨!”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