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路並不喜歡罵人,也不太會罵人,但他嗓門可真大。
他站在金家的大門口罵人,連巷子外麵的燕七都聽得清清楚楚。
巷口附近有棵大白楊樹,樹下有個石墩子。
燕七就坐在這石墩子上,聽郭大路罵人,臉上帶著很欣賞的表情,就好像在聽一個名角唱戲似的。
因為郭大路罵的不是他。
郭大路罵的是金大帥。
“姓金的,你明明是個人,為什麽要躲在屋裏做縮頭烏龜呢?你怕什麽,難道你鼻子已經被人打歪了,所以不敢出來見人?”
燕七愈聽愈得意,因為這些話是他教給郭大路的。
“金大帥既然不肯見你,你就站在他門口去罵,罵到他出來為止。”
這種法子就叫作罵戰,本來也是種很古老的戰略,而且通常都很有效。
兩軍對壘時,隻要一方堅守不出,另一方就會派人去罵戰,罵得對方受不了,出來迎戰時,就算成功了。
據說諸葛亮就這樣罵過曹操。
郭大路本不肯這樣做,但燕七一句話就打動了他。
“連諸葛先生都能用這種戰略,你為什麽不能?”
既然這是種戰略,並不是潑皮無賴的行徑,所以郭大路就去罵了,而且罵得真痛快。
金大帥隻要能聽得見,不被他罵出來才是怪事。
怪事年年都有的。
郭大路的嗓門罵起人來,連三條街外的人都不會聽不見。
但金家的大門裏卻偏偏還是連一點動靜都沒有。
金大帥難道是個聾子?
別人還沒有被罵出來,郭大路自己反而先沉不住氣了。
燕七教給他的話,他已經翻來覆去罵了好幾遍,別人還沒有聽膩,他自己卻已經罵膩了,想找幾句新鮮些的話來罵罵,偏偏又想不出。
就在這時,那老奸巨猾的門房已施施然走了出來,手裏還搬著張椅子。
一張很舒服的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