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長卿戊末時分離開臨安城,一路行來,又遇著這些變故,並不知時間過了多久,隻覺此刻夜色越來越深,天上星河耿耿,地上林木蒼蒼,一時之間,他仿佛又覺得天地雖大,卻隻剩下了他一個人,不禁百感叢生,竟高聲朗歎道:
颶作海渾,天水溟蒙,
雲屯九河,雪立三江。
夢幻去來,誰少誰多?
彈指太息,浮雲幾何!
……
要知道他此刻本想引出別人來,是以才將這有宋一代詞豪蘇軾的四言古詩,隨意擇了兩段,高聲念出。但念了幾句,四下仍是空山寂寂,靜無人聲。他想到“彈指太息,浮雲幾何!”不覺將這兩句又低誦兩遍,意興突然變得闌珊起來。
此刻他漫無目的,亦不知那醜人溫如玉設下的大會會址,究竟是在何處,是以便未施出輕功,隻是信步而行。突然瞥見前麵穀中,有幢幢屋影,他精神一振,急步走了過去,隻見前麵山道旁的一片土崗之上,竟建著一座寺觀。他一掠而上,卻見這座寺觀已頗為殘破,大門前的匾額之上,依稀可以辨出是“天禪寺”三個金漆剝落的大字。
他失望地歎息一聲,知道這破廟與那醜人溫如玉定無幹係。但百無聊賴之中,他躊躇半晌,竟走進大殿,目光望處,卻見這沉落在夜色之中的佛殿,神台佛像,竟還俱全,當中供著一尊丈餘佛像,垂目低眉,似乎在為世人默禱,又似乎在憐惜著世人的生老病死,無限愁苦。
方從十丈紅塵、江湖仇殺中走來的卓長卿,陡然來到這樣所在,見了這尊佛像,一時之間,心中亦不知是什麽滋味。目光四轉,隻見佛殿四壁,似乎還畫著壁畫,雖然亦是金漆剝落,但亦可依稀辨出是佛祖當年在菩提樹下得道正果的故事。
他方才不顧一切危險之下,決心要到這天目山來的時候,隻道來到這天目山上,處處俱是害人的陷阱,哪知走了一段,他雖然大叫大嚷,卻無人來睬他,他自己竟來到這種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