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民
/ 作者簡介
袁振民,行知探索體驗研究院研究員、項目經理,兼任冷湖火星小鎮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及青海柴達木星球旅遊文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美國項目管理協會認證項目管理專家(PMP)。熱愛科幻事業,致力於打造冷湖科幻IP,研究科幻產業與文化、體育、旅遊的深度結合。
第一章腦子壞掉的項國榮
項國榮站在冷湖火星小鎮地中四油井附近的高地上,夕陽的餘暉撒下來,土黃上又籠罩了一層鵝黃,好像上帝在描畫這個地區的時候,畫板上隻剩下了這兩種顏色。這一切使得這片土地看起來格外像火星,冷湖火星小鎮就是因此而得名的。想到這個四十多年來因石油而繁榮的石油基地,目前僅存不足二十台磕頭機,項國榮的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一個月前,他接到了北京石油管理委員會的通知,要求盡快撤走五號石油基地剩餘的石油工人及家屬,臨近退休年齡的人會回到原來的城市被分配一些無足輕重的工作等待養老,剩下的人將被分配到新疆克拉瑪依油田繼續工作。
這已經是項國榮第十七次接到這樣的通知了,今天,項國榮送走了五號石油基地最後一批石油工人和他們的家屬。石油基地中第一批來到冷湖油田的工人,現在已經六十多歲,很多人到了退休的年紀,也不願意離開這個自己傾注了青春、雖然條件艱苦但是活得很充實的地方。到了80年代,石油基地的主力軍逐步換成了第一代冷湖石油工人的子女。這些在冷湖火星小鎮出生、看著父母在石油基地辛勤工作的年輕人,逐漸挑起了冷湖石油事業的大梁。
項國榮就是第一代冷湖石油工人的後代。他的父親項冬,曾參與地中四油井開采、經曆了地中四油井井噴,因在處理井噴的工作中表現出超強的組織和應變能力,後被破格提拔為五號石油基地的總負責人。項國榮的母親海彤是一位地質學家,參與了1954年的地質考察活動。她和項冬在冷湖相識,因冷湖結緣。國家地質研究所和石油基地的領導一致同意了他倆的婚事,為支持項冬的工作,地質所甚至同意將她留在冷湖繼續進行地質勘探工作,一直到1970年項國榮十二歲時,母親才因工作需要被調回北京。1975年,因為她有一線工作經驗且工作能力突出,升任國家地質研究所副所長,項國榮與父親從此開始了一年多相依為命的生活。在他十三歲時,母親托關係把他接到北京上學,項國榮在地質附中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中國石油大學。他在北京上學期間,父親項冬一直在冷湖開采石油的一線奮戰,每到寒暑假,他都會去冷湖陪伴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