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火星紀事

火星塵暴

蘇學軍

前言

火星直徑為地球的53%,體積為地球的15%,質量為地球的10.8%,重力為地球的38%。火星大氣成分為二氧化碳95%、氮3%、氬1%—2%、氧1.1%,以及少量的一氧化碳、水蒸氣、氫和臭氧等。冬季最低溫度為零下120℃,夏季赤道最高溫度為20℃,平均溫度為零下60℃。

火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隻有4300萬公裏,它的大氣和地表環境比起太陽係內的其他行星,也更接近於人類居住的條件。

在遙遠的將來,火星必將成為人類的另一個家鄉。在這場偉大的事業中,也將會有無數人前仆後繼地為此付出青春和生命。

一、風暴前夕

火星漫遊車沿山脊艱難地爬上山頂。

秦林長長地舒了口氣。額頭上因緊張滲出了冷汗,他習慣性地抬手去擦,卻被頭上的透明麵罩擋住了。他感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同時還有些呼吸困難。火星地表和山頂的含氧量相差懸殊,由於宇航服的供氧係統未能及時調節,使他產生了輕度的高山缺氧反應。

秦林走下火星漫遊車,笨重的宇航服讓他看上去像一隻搖擺的企鵝。他站在山頂上,向考察站的方向望去。

長城火星考察站就坐落在山腳下的平原上,它背靠著連綿磅礴的山脈,每年南下的季風對它的影響極小。長城考察站的麵前是一道幹涸的巨大河床,目睹兩岸間極其寬闊的河床,不難想象,億萬年前那裏曾奔流著洶湧的河水。

盡管距離遙遠,秦林仍能分辨出長城考察站的輪廓。那個最大的圓筒狀建築是考察站的居住艙兼實驗室,聳立的三角狀物體是與其他考察站保持交通聯絡用的小型飛船,居住艙旁邊像甲蟲的透明物體是他們的充氣溫室。

秦林的目光掠過考察站,向著更廣闊的火星大地望去。火星土壤富含紅色的氧化鐵,整個火星世界一片火紅,紅的山峰,紅的平原,紅的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