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火星孤兒

一場宇宙意義的高考

嚴鋒

中國科幻文學正在步入一個快速發展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到科幻創作中來,題材和手法都在快速更新,想象的邊疆也在不斷拓寬。劉洋的《火星孤兒》,就是這股生機勃勃的潮流中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

作者一開始就抓住了我們中國人最敏感的神經:高考。未來的高考會是怎樣的形態?未來的考生會如何備考?有哪些技術手段能讓人考得更好?小說描繪了一所名叫“近騰”的全封閉學校,那裏號稱有最科學的管理方法、最好的學習氛圍,還有全國最優秀的教學名師,其實施行的是監獄式的管理,用電擊、水浸、感官剝奪來提升學生的成績。如果你剛從高考的搏殺中走出,看到這些描寫,一定會眼睛一亮,或者一黑,既似曾相識,又別有風味。作者對備考的過程、氣氛、考生的心理都把握得細膩生動,對未來的助考技術也描寫得栩栩如生,令人不寒而栗。

看到這裏,也許你會以為這是一部借科幻的外殼,批判分數掛帥,對現有應試體製進行反思的作品,其中還包含了對未來技術與人文教育結合的警惕。然後,學生們對沉悶的校園氛圍日益不滿,想方設法突破封鎖,追求個性自由,這又像是另一個“飛越瘋人院”的故事。然而,這些都僅僅是作品的一個層麵,或者說是通往真正大戲的一個前奏。後麵的發展,完全可以用峰回路轉來形容,非常出人意料。關鍵的情節就不劇透了,這麽說吧,這確實是一個關於高考的故事,但這是一場極為特殊的高考,一場意義重大的高考,一場決定人類和外星文明命運的高考。

這不禁讓人想起劉慈欣的科幻名作《鄉村教師》,也是從教育入手:一個極度貧困的山區的鄉村教師到了肝癌的最後時刻,他用生命的最後一點餘暉,給小學生們上了最後一課。然後,鏡頭一轉,這位卑微的鄉村教師的最後一點可悲努力,被作者融入了一部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極為壯闊的太空史詩。而這個教師的生命價值,也達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火星孤兒》和《鄉村教師》都是從最平凡的角度展開,進而上升到宇宙尺度的奇觀,如此巨大的跨越在普通的文學作品中是很難達到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