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卷·政治試題)
17. 英、德、法、意等美國盟友,不顧美國反對,加入了由中國倡議籌建的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由此可見()
A.獨立自主是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
B.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已經形成
C.經濟利益是國際關係的決定因素
D.競爭、合作與衝突是國際關係的基本形式
答案:D
1
“263計劃”的正式實施並沒有讓孫元一在特調組的日子好過一點。
大部分組員仍然堅持認為這個計劃是個鬧劇,根本不會有什麽好結果。尤其在特調組的經費被大幅度削減後,很多人心中的怨氣都被激發了出來——因為特調組的成效實在乏善可陳,既沒有解決電力供應的問題,對石碑的解讀也一直找不到突破口,上層已經對他們逐漸失去了信心和耐心。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答題石碑”從地下冒了出來,懸浮在地麵之上,一開始幾乎都在大城市周邊,到後來很快就遍布各個中小城市,甚至農村也出現了它們的蹤影。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上的各種矛盾都凸顯了出來。在這個動**的時期,越來越多的經費被用於維持人民的生活,在科技方麵的投入則傾向於研發那些不依靠電力的工業設備,似乎人類正在倒退回蒸汽時代。
國際的學術交流幾近中斷。國際互聯網也縮小為一個個小局域網,所有國家都在大幅削減自然科學的經費預算,同時,遠程交通也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因此,最近半年以來,所有的大型國際學術會議都取消了。可就在這當口,孫元一卻意外地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邀請他去美國參加APS 三月即將舉行的一個會議,並請他在會上介紹有關中國停電事故的調查進展。考慮到留在特調組裏也沒什麽意思,他便接受了邀請,乘坐蒸汽列車一路到了上海——現在全國範圍內隻有幾個大城市的機場還能勉強使用。飛機降落在芝加哥,這裏看上去比上海更加蕭條。為了阻隔火焰的侵襲,機場周圍的所有林地都化為了焦土,看上去格外冷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