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銀河邊緣:天象祭司

幻想書房

劉皖竹 譯

《軌道海》

[美]柴納·米耶維

出版社:Del Rey,2013

同柴納·米耶維的前幾部作品相似,這本《軌道海》將使你想起傑克·萬斯書中典型的超現實地貌。在《軌道海》中,海洋早已枯竭,**的海底鋪滿了鐵軌,不知由何人建造,又由何人維護。這些鐵軌上運行著各式各樣的列車,有些甚至由人力驅動。它們有的尋求貿易,有的卷入戰事,有的則是為了獵食四處鑽洞的地底生物。在那時,鼴鼠有鯨魚般大小,遭到各路人馬的捕殺,而我們的主角沙姆就為其中一隊人馬效力。他被帶上船,加入大家一起搜尋咬掉女船長阿巴卡特·娜菲手臂的巨型鼴鼠。後來,沙姆在一列廢棄的列車殘骸上發現了奇怪的線索,暗示在那無盡的鐵軌“盡頭”,存在一個令人難以想象的世界。

這部作品不僅致敬了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那些冒險故事(《軌道海》裏也出現了許多“海盜”,主角肩上還站著一個蝙蝠似的生物,就像船長標配的鸚鵡那樣),也含有赫爾曼·梅爾維爾作品中的捕鯨情節。盡管在宣傳時,這部作品經常被打上青少年小說的標簽,但米耶維行文晦澀,其間穿插大量文學隱喻,文本格式也相當複雜(他總是用符號“&”代替“和”),這部小說可能有點難讀。(說真的,一部小說中的主角是位年輕人,並不代表它就是一部青少年小說。《軌跡》雜誌將《軌道海》放進了“2012年最佳青少年小說”之列,但事實並非如此,它應當被列為“2012年最佳小說”,簡單直接。)

對米耶維的粉絲而言,閱讀《軌道海》的確是一種享受。但我必須承認,要一分為二地看待這本書。由於書中使用符號“&”代替了所有的“和”,十分影響觀感。這將這部作品拔高至了“元小說”領域,可以大致理解為有關小說的小說,或者是那種時刻說明自己是一部人為虛構作品的小說。小說平鋪直敘,故事設置在科幻小說讀者熟悉的未來年代,也沒有在情節上故弄玄虛。也就是說,他根本沒必要使用“&”符號(不過作者本人說這個符號的形狀正是軌道海的象征)。這著實降低了閱讀體驗,倘若傳統一點,想必體驗會更好。別誤會,我並不反對實驗或使用元小說的那些比喻、策略與技巧。我隻是覺得,既然這部作品使用了傳統科幻小說的設定,那麽更加保守的敘事方法應該更適合。總而言之,這本書呈現了一個海床密布著鐵軌的獨特世界,和一種孕育自鐵軌的追捕奇異生物的文化,這在科幻界實屬開天辟地第一回。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