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七歲那年的雨季,我們有共同的期許,也曾經緊緊擁抱在一起……”
倫敦的高樓多得如夏夜之蚊,此乃《幽夢影》所說的“人生十恨”第二恨,也是台灣著名布袋戲《霹靂狂刀》裏的劍君十二恨的第九恨,但在這灰色的框架下,我更傾向對著古老的小巷哼曲孩提時代的歌曲,或許我會在小巷的牆垣查找古老的字母,追尋那些塵封的故事,那時我最愛的劍君十二恨戰死玄空島之後被傲笑紅塵葬於篙棘居,結束天下無敵的一生,我會是如此輕易的落淚濕襟,像是壯誌未酬而含恨離去。
透過英國小女孩一彎無暇的笑容,我在掛著綠色思緒的窗口前凝視著8年前的那個純淨的天堂,我淡淡地笑了……樓下的同事突然叫喚我道,我走了下去。
在白色的桌子旁邊,我偶然發現一張熟悉的麵孔:以前在電視劇上經常看到,而且是兒時蠻喜歡的女主角。問了問身旁的中國同事,他說:“那不是港台明星——溫碧霞嗎!”真沒想到會在倫敦遇到這位兒時崇拜的演員,她離開演藝圈很久了吧,但留給我們的仍是那份莫名的感動,不是嗎?和曾經一起奮鬥的社友一個樣,那種感覺就像《十七歲的雨季》:“十七歲那年的雨季,回憶起童年的點點滴滴,卻發現成長已慢慢接近……”
哢嚓,我和這位女明星合影了,時間見證在世紀末的一個夏天……
前麵的女生忽然遞給我一張紙條,我納悶群眾的積極性怎麽那麽高啊!還沒彼此好好認識她就可以給我情書!又感慨著:或許是我個人魅力非凡,波及四方……我打開了紙條,“毓秋”兩個字一刹那阻塞了我所有的天方夜譚,我隻是對這敏感的年齡一笑了之,原來這是年少的懵懂。
紙條上寫著:文學社準備得怎麽樣?我聯係了學校裏的一些文學愛好者,夠哥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