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木蘭在出征前是抱著出嫁的心情告別父老鄉親的。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她興致勃勃地走在集市裏,覺得自己是在辦嫁妝。其實沒必要去那麼多地方,是她存心要把購物的過程拖得長些,盡情享受血拚的快樂。
長到十八歲,她從沒有離開過這個偏僻的小山村,每天坐在門前紡線時,眼睛望著河對岸的蒼蒼遠山,心裏都像藏著一隻蝴蝶,撲騰著翅膀,止不住地要飛出去,飛出去。
蝴蝶飛得過那座山嗎?
山那邊的風景一定很美,鶯軟燕昵,花木扶疏,青春俊秀的男女穿著體麵的衣裳走在小橋上,彷彿一幅畫──世上最美麗的風景,永遠是眼睛看不到,心裏想得出的,在腳步無法丈量的遠方。
匈奴入侵,可汗徵兵的消息傳入山村時,村裏的人並沒有怎麼當真。村裏有很多人都當過兵,也都毫髮無傷地回來了,但是那短短的服役生涯卻足夠他們炫耀一輩子了。他們講軍營裏的笑話,講軍妓有多麼美麗風騷,講沙漠的無垠黃河的壯觀,卻很少講到戰爭。因為,他們的保家衛國也真真就隻是戍守保衛而已──執著刀槍站在邊境上,就像一個保全。
所以,村裏對於服兵役的結論就是:打幾年政府工,吃軍糧,見世麵。辛苦是辛苦了些,但是捱上幾年再回來,就有了資歷,娶媳婦也容易些,漂亮姑娘隨便挑。還有些立了功的幸運兒,就留在城裏不回來了,還做了官。
木蘭不想當官,但她想走出去,想過一些和眼下不同的生活,想看到山那邊。而且,按照鄉規,姐姐沒嫁人,妹妹是不能找婆家的。可木蘭的姐姐明明不是美女,卻偏偏挑剔得厲害,高不成低不就的,二十好幾了還待字閨中。木蘭也早就到了恨嫁的年齡,卻連個問親的人都沒有。她真是擔心,再不出嫁,就會一輩子老死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