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木鳶血滴子(全三冊)

34.浴血忠魂

孫承宗見四下裏陷入一片寂靜,望著下麵眾將的臉色,不由深深地歎了口氣,他對大明的官場,比任何人都懂,當年魏忠賢氣焰正盛之時,也沒找到他的把柄。如今麵對大淩河城的危局,他自然明白其中可能會發生什麽。

他知道自己是此地的最高軍事統帥,出了事,也得是他來承擔責任,他如何不了解眾人的這點心思。孫承宗久經沙場,自然知道派遣小股兵器前往,根本就是有去無回。他與建奴多次作戰,深知與他們不能在野外平原廝殺,要憑借堅城利炮,才有機會打贏女真。更重要的是如今建奴已經包圍了大淩河城,估計已然埋伏好了,就等著援軍去呢。

若派遣小股兵力前往,那和送死有什麽分別,可是他知道,如今也不得不這麽做,因為在他們之上,還有一個皇上,現在的這個皇上可不是一個好糊弄的人。他可不會管你有什麽樣的理由不去派遣援軍,他隻需要的是結果。他甚至想象到,一旦京城知道遼東並沒有派出援軍前往大淩河城救援,皇上肯定會懷疑,錦州守軍為什麽會這樣做,是不是與建奴有所勾結,故意這樣做。

最後,因為坐觀大淩河城的失陷,可能還活著回去。

若是因為勾結建奴,隻怕全家上下性命難保,這樣的罪責孫承宗是萬萬不敢承受的。

所以,救不救得出來是一回事,救不救是另一回事。

孫承宗終於疲憊地歎了口氣,又道:“命鬆山守備領軍兩千前往相救。告訴他,一切以保存實力為上。然後,老夫將此事稟報天子,請聖上早做決斷。吳襄、宋偉,本督師命令你二人為這次救援大淩河城的統帥,遼東兵馬盡數歸你們調遣,你盡快調集兵馬,準備出征大淩河城吧!”

次日,吳襄、宋偉率領三千兵馬前往救援,在離鬆山三十餘裏,與女真騎兵相遇,大戰一觸即發,雙方大戰於長山、小淩河間,互有傷損。吳襄、宋偉見情況緊急,無奈之下,隻得撤退,回到錦州,以圖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