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每個星期五的下午一點半,是報社固定的采編大會,這個雷打不動的采編大會每年要召開五十次,法定的春節和國慶長假期間,會議各暫停一次。
報社的大會議室占據了半層樓的麵積,會議室中間是一個長條的會議桌,有足足二十米長。會議桌的兩側,分別是記者座席和編輯座席,新聞界有句老話,編輯和記者的矛盾是天然不可調和的,所以記者和編輯在會議室裏的座位也是涇渭分明。
采編大會的流程是固定的,首先是傳達在過去的一周裏,宣傳部門有哪些具體的宣傳要求和對於報道的點評;接下來公布編輯記者們在過去的一周裏獲得過的一些報社內部獎;然後是總編輯點評過去一周報社的哪些報道值得表揚以及不足;最後是王大林例行的每周一“怒”。
王大林的脾氣不好在濱海市乃至全國的新聞界都是出了名的,一些在其他媒體裏雞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出現在濱海晨報,都會讓王大林憤怒,而憤怒的爆發地就是每周的采編大會。在大會上,他會咆哮,甚至會罵人,隻不過他從來不用髒話罵人,而是使用一些文人慣用的尖酸刻薄的語言,讓被罵者無地自容。
邱明就曾經被王大林罵過一次,那是在一年的春節前夕,他報道了與濱海市相鄰的一個城市的非法煙花爆竹交易。
濱海市曆來對煙花爆竹管控得非常嚴格,隻允許幾家經過考核合格的外地煙花爆竹廠在濱海市經營,並且所有的銷售攤位都要經過審批。
那幾家得到授權的煙花爆竹廠在濱海市相當於有了獨家經營的特權,隨後它們開始集體提價,使得濱海市的煙花爆竹價格是其他城市的幾倍。
市民們可不管你的煙花爆竹是否得到了授權,哪裏便宜,市民們就會去哪裏購買。而與濱海市相鄰的幾個城市裏,大量的民營煙花爆竹廠設立了銷售網點,更有大批的劣質煙花爆竹被公開擺在進出濱海市的公路邊銷售。那些攤位都不在濱海市的管轄範圍內,濱海的有關部門對那些煙花爆竹的攤位沒有管轄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