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回棋逢對手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但前提是習文,你要有的說、有的寫,習武,你要有的打、打得贏。
如果韓金鏞不能給出答複的話,那他甚至沒有搏上一勝的可能性。
鍾先生出的這題,真的很難麽?
“木、林、森”,趙德輝給出了“日、昌、晶”的答案。
當然,韓金鏞也能給出很多類似的字。
比如“人、從、眾”,比如“口、呂、品”,但這樣的漢字疊加,如何講出像鍾先生一樣完整的故事呢?如何能對答趙德輝那微微有些蹩腳的回答呢?
韓金鏞苦思不得其解。
“快來回答啊!”圍觀的鄉親,有不少是趙家的親支近派,他們發現韓金鏞遲疑不前,心裏已然明了了七八成,當然要催促一下,給他施加更大的壓力。興許這小孩兒心思一亂,答不出來,趙德輝便能不戰而勝。
趙德輝抬起頭,和自己的父親對視了一下,爺倆兒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沒有白流的汗水,沒有白付出的努力。白天學文、黃昏練拳,晚上,趙德輝一直沒誤了補習。趙宅養了個教書先生,是趙俊彥用小馬車,從天津衛請來的。縱是趙德輝再貪玩兒,在家裏、在父親麵前,總要收斂幾分。趙德輝能夠短時間內答出鍾先生的問題,學業自然也是十分精進。
“韓金鏞,你若再不寫下你的答案,這一句就算你輸了!”作為比賽的主持人,趙德輝的表弟催促道。
小孩兒韓金鏞越是局促,便越緊張,越緊張,心裏便越著急,越著急,便越沒有答案。
他抬望眼,向自己的外公看去。外公雙手交叉在胸前,看似舉重若輕,或者說,是事情的發展早就在他的預料之中。鍾芸這姑娘卻握緊了拳頭,她想給韓金鏞提醒,但奈何比賽的規則,決不能作弊。韓金鏞看了看自己的母親,韓王氏關切的望著自己,露出關切而信任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