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金鏞慕俠傳

第5回 福禍難辨

第5回福禍難辨

上回書正說到,老鏢師指戳壯漢,引出了壯漢的父親。雖是蠻荒山野的賊寇,但這壯漢之父未到,竟然先行有了慘慘的淒風。

“列陣!莫慌!一切自有我在!”老鏢師回頭,朝自己身後,俱有些驚惶的趟子手們說道。

清末亂世,雖賊匪當道,但江湖道,仍有江湖道的規矩。

比如,既為賊,便難為匪——高來高去,夜走千家萬戶的飛賊,作案時不能出聲,即便被人發現,讓眾人圍住一頓臭揍,在扭送官府之前,也不能發出隻言片語,這樣,即便犯案,大不了是個“充軍發配”。而一旦他作案時發出了聲音,那便由偷盜變成了“明火執仗”,這就是個“搶”,這樣犯案後,就不是“充軍發配”的罪名了,是要殺頭的。

再比如,一幹人等,無論功夫如何,既然聚在一起,落草為寇,成為“響馬”了,那便要遵從“響馬”道上的規矩,道路劫財不劫色,圖財不害命,搶個把壓寨夫人權且能夠被接受,但如果圖財害命、劫財劫色的話,那邊會受到行內行外的排擠,官府會來繳山滅寨,同以此為營生的其他響馬,也斷然不會讓落網之魚苟活於世。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行行也有自己的規矩,誰也不能破壞。

這是題外話。

但時下的情況,讓老鏢師大吃一驚。

但凡落草為寇的響馬,互相聯係的時候,大多是用“賊哨”,無非是吹各種各樣的口哨;高級一些的,有各種各樣的響箭,以中空竹竿為炮筒,裏麵填滿火藥,一拉引線,響箭飛上高空爆炸,發出各種顏色的光彩,代表各種不同的命令和含義。

薊州漁陽古鎮,曆來是要地,原本無甚“響馬”,如今不僅有了壯漢這一路,而且他們以軍隊為建製,竟然點燃號炮,這讓老鏢師大吃一驚——能以號炮為聯絡方式的“響馬”,人數規模總要在千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