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戰國鬼忍傳

第2章瘋狂的戰國(1)

這一日清晨,天色微白,星光還未褪去,自甲賀去往東南沿海的路上,一披發少年正吟歌而行。

人生五十年去事宛如夢幻一度得生者豈有長不滅……這是日本幸若舞《敦盛》中剛剛流傳開來的名頌,慷慨赴死的敦盛乃是當下年輕武士推崇的烈士形象。眼下正是山楂花盛開的季節,大簇大簇的白色花朵在鋸齒形綠葉的團團映襯下,亦如敦盛般開得轟轟烈烈。吟歌的少年目光清澈,英氣勃然,模樣也好似路邊的山楂花散發出高潔皎白的光彩。他嗓音稚嫩卻很是清亮,在深林上空盤旋高亢,如一隻黃鶯般衝入雲霄。

少年的名字叫若生,師父說他的全名當是張若生。叫什麽名字不重要,隻要記住自己是在異國苟且偷生的中國人就是了。若生常常這樣嘲諷自己。他有一顆與年齡極不相稱的蒼涼的內心,那顆心常在夜裏這樣勾勒自己,令他夢中恍然。夢中的他,常常是獨自一人穿越了荊棘步行至荒涼無人的海邊,姿態孤傲如一隻白鶴,迎風嘯立,仰首眺望著茫茫霧海後麵的大明帝國。冷風灌頸,恍然間有不勝唏噓的迷惘之感。何來如此冷異的心境?他也不知道。

師父說,自己是他在東南海邊撿回來的。那時的他隻是一個六歲的孩童,被海水衝到了灘上,在亂葦裏昏迷了很久,口中還呢喃著漁民們聽不懂的唐話,碰巧他經過那裏,就把他帶走了。自從知道了這段往事,若生每次離家出走,隻有一個想去的地方,那就是去尋那片令自己大難不死的海域。但,到了海邊,又能怎樣呢?是看一眼那邊的故國還是頹廢而返?若生也不曉得。就像亂世的一隻流鶯,僥幸脫得大難不死,卻也不知該往何處去。安逸處不肯將就,因他不是庸人,動**處也不肯投機,若生像是一個天生矛盾的人,罷了!走累了就做路邊的一堆白骨好了!反正我是不願意聽師父嗬斥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