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門尋龍劫

第二十九章:刺殺(上)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當年汪長海刺殺攝政王載灃,在獄中寫下此詩,盡顯其大義凜然,一時間在京中也是風頭無量,而後汪長海被釋放,關於這件事的議論卻是再也沒有斷過。

載灃是一位大度的政治家,更是清朝之中難得清醒的人,他是因為處於拉攏其一方勢力的需要所以放過了汪長海,汪長海回憶起此事時內心對載灃也是萬分感激。但是話說到這裏就不能不讓人疑惑了,既然載灃是如此開明的人,那麽汪長海究竟是出於什麽意圖去刺殺他呢?

有一種被廣泛認可的說法是當時因為的事件犧牲了很多人,然而事件的領導者們卻毫發無傷,導致一些居於海外的人開始批判這些領導者們,汪長海決定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並不是躲在背後貪生怕死的人,於是就有刺殺清朝重臣的念頭。

這種說法並沒有錯,可是汪長海是一個很精明的人,刺殺這種行為在現在看來也未免無知衝動,當時同盟會裏的人也都不同意汪長海的做法,汪長海的一意孤行似乎並不被人理解。

而在京城還有一些人,他們知道汪長海真正的目的,民間傳說攝政王手中有一藏寶圖,這個藏寶圖中藏著中國幾千年來的關於龍脈的秘密,而隻有得到龍脈的人才可以真正的統治這個國家,汪長海也是因為得到了高人的指點所以才對攝政王手中的藏寶圖垂涎已久。

不得不說汪長海是很幸運的,攝政王根本就沒有把自己手中的藏寶圖當做一件寶貝,又或者說攝政王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藏寶圖的重要性,所以雖然刺殺行動失敗,汪長海卻很順利地拿到了藏寶圖。

拿到藏寶圖後汪長海便開始破解關於藏寶圖上的秘密,可惜一直不得其意,便建了密室將藏寶圖私藏起來。

他的這一係列行動並沒有瞞過所有人,東洋人很快就盯上了他,守護龍脈的組織也盯上了他,說起來守護龍脈的這個組織與汪長海的關係一直微妙,汪長海自從得到了高人的指點,知道了關於龍脈的這個說法,便在尋找龍脈的事業上不遺餘力,一來二去的就和這個組織產生了摩擦,同樣為了尋找和這個組織有摩擦的還有東洋人。於是對藏寶圖有企圖並且同樣和這個組織有矛盾的東洋人便找上了汪長海,基於互相利用的原則雙方開始有了一些私底下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