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俞佳做了介紹後,李振秋燒水泡了三杯茶,看得出來他和周校長很熟。
“沒打擾您睡午覺吧?”
“沒有,今天上午睡得晚,中午不睡了。”
“您知道俞佳吧,咱們係的創業明星。”
“哦,對於學院,你的經曆值得宣傳推廣,但是對於一名學者,你缺少匠人精神,吃著碗裏瞧著鍋裏,任何事情都無法做好。”周海林並沒有敷衍,評語的語氣頗為嚴厲。
“您說的是,我意識到選擇的錯誤,所以辭職了。”
“嗯,年輕人,應當將理想放在第一位,而非賺錢。”
“校長,關於完美球體被發現的前因後果,能告訴俞佳嗎?”
“當然可以,隻要進了先鋒實驗室,就有資格知道這一情況。”
“您來說吧,傳話的畢竟不準確。”
“你啊,就是攛掇我給人說故事。”周海林笑了,隨後問俞佳道:“小子,接下來我要說的事兒很像故事,卻是真事兒,請你聽過就算,千萬不要隨便亂說,能做到嗎?”
“您放心,我一定守口如瓶。”
“嗯。”周海林扶了扶眼鏡,眼神中透露著幾分莫可言述的神秘之光。
“這件事,是很久以前發生的,大概,至少有二十年了,那年我四十二歲,和於組長、也就是於昭教授,共同執行了一項絕密任務,正是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對完美的球體,也就是你在視頻裏看到的那兩顆。”
“球體的特點是體積小、重量輕,拇指大小的金屬球,卻有數百斤的重量,說明球體內部密度極高,別說以當時的科技水平,便是在如今,也不可能製作出如此高密度的金屬球,所以整個科研小組的人,一致斷定兩顆球體屬於非人類造物。”
“之後於昭就對球體展開了研究,他是那個時代,中國金屬材料領域罕見的天才,主導研製了多項科研專利,時至今日,已有不少項目正式應用,如果說有人能夠破解兩顆金屬球的秘密,就必然就是於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