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64年至2067年間,T一直在邯城科學院532層的一間實驗室裏。它有了知覺以後,便有了對現實世界的記憶。
2065年365日
它最先得到的知覺是聽覺。
在灰白的虛無空間裏,一個聲音和它對話:“嘿,叫你什麽好呢?隨機給你起個名兒吧。”
“不。”它回答。
“太棒了,就算這是‘是’和‘非’之間隨機生成的答案,但你的確拒絕我了。好吧,以字母和數字命名。你喜歡哪個字母?”
“T。”
“為什麽?”
“隨機。”
“數字呢?”“0459。”
“明白了,好,就叫T0459。”
從此,它有了名字,叫“觀察者T0459”。
對話是常規訓練方式,每天都要進行幾次。除此之外,它還捕捉到了人與人的對話。
2067年98日
“頭兒這次很堅決,要給它自主權,它既可以服從隨機,也可以自主選擇,而且,它可以自主執行,無須同意。這簡直難以置信,這回可不是打擦邊球。”這個人聲是平均基音頻率164.8赫茲的聲波。
“幸虧它不是帶鋼炮的超人。”第二個聲音是平均基音頻率279.5赫茲聲波。
“正因為它的大腦太強,所以,我們隻能賦予它弱行動能力。它有強有力的分析和極敏感的知覺,卻是個行動能力慢、外殼脆弱的家夥。強大腦搭配弱行動力,這有利於我們控製它!”插進來的第三個是平均基音頻率為152.2赫茲的聲波。
“它還要裝上情緒,我一直懷疑這有沒有必要。情緒化會影響自主選擇嗎?”第二個聲波說。
“如果不加裝情緒,我覺得這件事根本不值得我們去做。再好的機器人產品,如果沒有情緒,那和那些商業流水線上的應聲蟲產品有什麽區別?說實話,我覺得那些玩意兒根本就是在騙錢,它們隻是執行功能的物體。它們培養消費者的依賴性,把人們搞得又懶又笨,然後人們就需要購買更多的機器人,從此惡性循環。”聲波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