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的智商有多高?
這個我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死了後,它們將和我們在同等的高度上對話。
2020年7月,有個新聞被炒得沸沸揚揚——某演員在社交平台上幫同事尋找一隻寵物鴨,結果那隻鴨子被一個阿姨撿去燉著吃了。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很多關於鴨子的事。
我大概15歲的時候,家裏曾養過四隻麻鴨子,所謂麻鴨子就是指——除了黑鴨子和白鴨子之外所有雜色的鴨子。
鴨子的壽命有多長?
好像沒人關注這個問題,它們不到三個月就夠大了,然後就會變成烤鴨,香辣鴨頭,鹵鴨腳,燴鴨雜。也有人需要鴨子下蛋,但它們大概三四歲基本就不下了,還是要被吃掉。就算有人想喝老鴨湯,也是五歲的鴨子最佳,沒有人一直等到鴨子老死了再燉湯……綜上所述,鴨子最後一定是被殺死的,所以,它們到底能活多少年並沒有科學的定論。
不過我看到過一個新聞,衢州有一隻鴨子整整活了41年。
再說我家那四隻鴨子,它們沒有名字,我們姑且叫它們1、2、3、4好了。
我不知道當時它們幾歲了,但我記得它們的很多事情——
比如,它們每天早晨在家裏吃完食(麥麩之類),就會出去溜達,有趣的是,它們一定要在我家院門口“嘎嘎嘎嘎”地叫一會兒,直到鄰居家的兩隻鴨子跑出來,大家才一起出發。天快黑的時候,它們還會結隊回來,然後各回各家。鄰居家那兩隻鴨子也是麻色的,我看都一樣,也不知道它們怎麽區分彼此。
前些天我看過一個視頻,也是幾隻鴨子呼朋引伴,帶著鄰居家的幾隻鴨子一起出去玩兒,跟我小時候的記憶一模一樣。看來這是鴨子的一種天賦。
那麽,它們出去都幹些什麽呢?
首先是覓食——我家和糧庫隔著一條街道,它們經常去糧庫裏找吃的。你說,糧庫可是全民所有製企業,肯定有圍牆啊,它們說進去就進去?圍牆那是阻擋我們的,它們可是鴨子,從圍牆的排水口就昂首挺胸地走進去了。糧庫工人每天都要清掃晾曬場,垃圾中摻雜著大量糧食,它們專門去那裏刨吃的。鴨子吃點沙土是有好處的,它們沒有牙,吃什麽都是吞,沙子可以在嗉子裏幫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