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沈東他們又在小劉的陪同下,兵分兩路去陳朗家的親屬關係中走訪了解情況。王凱和李陽在城裏去走訪周美玲的親屬,小劉和沈東去往了更遠一點的陳朗農村老家。
陳朗這個人出生在農村,父母是屬於大齡生子,歲月不饒人,他們在並沒有等到享兒子的福就早早的雙雙去世了。
陳朗家的親戚不多,而且陳朗常年在外地,根本沒怎麽回過農村老家,其實在他父母過世之後,這些下一代的親戚關係很冷淡,幾乎不怎麽接觸彼此。
來到陳朗的農村老家,這裏的人全部都說著濃厚的南方口音的話,都得需要小劉幫沈東翻譯著聽。
稍微年輕一點的親戚壓根都不怎麽記得陳朗這個人,依舊健在的年長一點的親戚的記憶中大多也是陳朗小時候的樣子。
有個上了年紀的奶奶,應該是跟陳朗的父母關係不錯,所以大概能聽到一些陳朗父母嘴裏提到陳朗的事。
奶奶上了年紀,也是含糊不清的言辭,在跟沈東介紹了一大堆話。但其實也都是自說自話。一個是奶奶根本不給插嘴的機會,二是沈東真的聽不太懂她的方言。
小劉挑有用的內容大概翻譯了一下就是:“她的意思說是陳朗的媳婦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蠻橫不講理,也不會心疼老公。生不出男孩,隻能生女孩。還管不住嘴。一個人吃三個人的飯量。這要是放在過去,她自己就能吃窮一家人。”
基本上走了一圈,能跟陳朗父母接觸過的人群眾,反映出來的話都是陳朗的父母埋怨自己的兒媳婦不好,沒能抱上孫子,是陳朗父母臨終前的最大遺憾。
整理了一下看來,得到的線索都是陳朗家庭關係方麵的情報,其實也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這點事,事情往往都是這樣有好幾麵的。旁觀者要分站在誰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周美玲家那邊肯定說周美玲的好,陳朗家這邊的人肯定會說陳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