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家鄉留給馮斯的是一種很複雜的混合記憶。他在這裏從小屁孩慢慢長大,放學後和夥伴們拖著書包奔跑於街頭巷陌,逃學去河邊釣魚,積攢零花錢偷偷進網吧玩遊戲。在這裏他第一次抽煙,第一次喝酒,第一次打架,第一次約會,第一次親吻女孩,第一次打工賺錢……這是一座打車隻需要二十分鍾就能逛遍的小城,每一處角落都能找到少年時代的溫暖回憶,但也是在這裏,他失去了最愛的母親,從此將父親視為陌路人。對他而言,家鄉是一個令人懷戀卻又需要盡早擺脫的地方,那樣他就可以從父親身邊離開,再也不見他的麵了。
所以在考大學的時候,馮斯果斷選擇了北京,考上之後即便是春節也沒有回家。他曾經以為,他可以一輩子擺脫家鄉,一輩子躲開父親,從此開始屬於自己的生活,然而命運似乎很喜歡捉弄他,大半年之後,他又回來了,背包裏裝著馮琦州的骨灰盒。
半個月前,在那場驚心動魄的暗夜廝殺之後,馮斯被帶到了警察局裏。案情是撲朔迷離的,但所有懷疑的方向都指向了馮琦州的職業。這個道號“忘虛子”的假道士多年來通過封建迷信活動斂財,和不少有身份的人物都有接觸,社會關係非常複雜,所以無論是得罪了別人招致報複、又或者是不小心窺探到什麽機密而被滅口,都是很有可能的。
但沒有人懷疑到馮斯。這隻是一個清清白白的大學生,翻遍他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履曆,除了打架次數稍微多點之外,並沒有其他的劣跡,而且學習成績也一直不錯,現在正就讀於重點大學。馮斯雖然一向和馮琦州不和,但要說這麽個不滿十九歲的大學生會為此買凶殺父,實在隻有暗黑係的日本推理小說才能寫得出來,何況他本人在這次事件中受傷也不輕,頭顱在擋風玻璃上的那一次撞擊尤其沉重,讓他有些輕度腦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