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秋,驟雨初歇,寒蟬淒切,在陝西南部漢中市西部勉縣城南的定軍山上,開滿了嬌香淡染的白**。一朵朵素雅的白菊宛如出塵脫俗的仙子,淡雅幽香,白如凝脂,像是在烘托著一生不變的高潔情操。
整個定軍山的地勢極好,前接水取龍形之象,後通山洛藏風納氣之所。坐南向北,古樹蒼翠,三國時期鍾會伐蜀之時,在這裏還曾有諸葛亮顯聖的傳說,由於當時鍾會下令軍士不得與武侯墓四周割草,伐木,這院內樹木茂盛,鬱鬱蔥蔥,流傳至今,千年古柏還有40餘株,其中1700餘年的22株,樹圍1米多長,而一座宏偉高大的定軍山武侯廟便橫跨在這山嶺之中,墓區內漢柏漢桂相映成趣,山環水抱,古木參天。廟宇的樓台亭閣之間莊重森嚴,香煙繚繞,顯示出一股莊穆、肅然的氣勢。
武侯祠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布局適宜。沿著樓閣寶殿一路觀瞻,祠內共有七進院落,有漢、晉、唐、宋、元時期曆代碑刻數十座,祠前有一高10米有餘的牌坊,上書漢丞相諸葛武侯祠的字樣,走過三顧門廊,最後,在兩棵千年的漢桂旁,便到達了三國蜀漢丞相諸葛武鄉侯諸葛亮墓的所在。
一般來說,這種墓廟相連的格局也算多見,可是此處的建築卻是不同尋常,樓閣間的粉刷多為綠瓦紅牆,格局分布交錯淩亂,且毫無章法可循。加之樓牆顏色以及分布位置的怪異,但凡一入深夜,山嶺間的漆黑倒影便會將整個諸葛廟吞噬在黑暗之中。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有來到定軍山的遊客,一旦鄰近傍晚,都必須趕在天黑之前,離開這諸葛廟地域所分布的範圍。諸葛廟內這條不成文的規矩,相傳打從三國建興十二年建立這祠堂開始,就被莫名其妙的傳承了下來;隻要天黑入夜就絕對不允許有人留在山上,漸漸地,口耳相傳的條款,延伸至今竟已長達近兩千年,著實讓人感到異常費解,最後搞得不少遊客意猶未盡,敗興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