殤璃丟失以來,巫琇一直四處搜尋古醫書,潛心研究治療癲癇的良方,企圖有所突破,但癲癇成因複雜,試了多次皆無所獲,卻無意中製成了這味“一醉散”。
這味“一醉散”,是根據民間一個即將失傳的古方配置而成,本意是想緩解疼痛和癲癇的抽搐症狀,但正如畢岸所言,這味藥在麻痹痛感的同時還會引起神經興奮,讓人產生一種難以言狀的劇烈快感,並且很容易上癮。
以巫琇的謹慎,他自然不會以身試藥,而是以治病救人為幌子,在他人身上試驗,所以很快發現了這個秘密。這讓一直處心積慮複興家族聲望的他欣喜若狂,他開始利用一醉散成癮性的特點,假扮天竺濕婆,在外招搖撞騙,稱隻要加入濕婆教,喝了濕婆神賜予的符水,便可消除病痛,升往極樂世界。
巫琇發展教徒十分嚴格,先專挑那種家境殷實、善良膽小、身懷異症或有家族病史之人,前三包一醉散免費提供,之後便需要用銀錢去買。往往三包一醉散下來,那些個求醫者已經深信不疑,而且已經上癮,若不繼續服用一醉散,便會無精打采,生不如死,所以很快便皈依了濕婆教。
但巫琇規定,若能夠發展一名教徒,便可免費得到三包一醉散,發展的越多,得到的一醉散也越多;同時,若發展十人以上,還可從中分成。采取這種模式,短短一年之內,濕婆教便發展了數百教眾。
大唐風氣開放,對外來宗教相對接受度較高。濕婆教一直在郊縣山區活動,動靜不算太大,官府並未十分重視,隻是通知保甲等留意。
巫琇的癲癇雖然得到了控製,但始終未能根治,所以他一方麵想要發展壯大濕婆教,另一方麵,還是惦記著尋找殤璃,便在今年年初重新潛回洛陽,打聽殤璃的下落。
關於巫匣曾在錢家當鋪出現一事,民間傳說甚盛,並不難打聽,但卻要確切知道紅殤璃的位置,卻是難事。但無論如何,跟忘塵閣脫離不了幹係。這才是巫琇假死躲過畢岸追蹤之後,又冒險喬裝打扮潛伏流雲飛渡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