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子書房出來後,薛訥被張順引至上次歇息的崇文館廂房。雖然隻是暫住,仍有宮人精心布置,不僅有臥房和盥沐之所,還有一間不小的書房,擺放著太宗李世民時期修撰的八部史書、《永徽律疏》全冊,其他還有一些仵作和俠盜野史之類的雜書,一看就是李弘特意為薛訥解悶準備的。除此外,亦有不少李淳風撰寫或編修的書,如《乙巳占》《麟德曆》《十部算經》等,想來是希望薛訥能參透這永徽年間遺留下的迷局,早日收拾了爛攤子。
說道解謎,薛訥想起方從李弘那裏拿的那密文冊,躺在榻上,頭枕玉枕,從懷中掏出翻看起來,打頭映入眼簾的還是那兩首詩:
明月照崇山,才子思人還。西境清平東風暖,苦痛不過亡蘭。蒼雲鳥盤桓,萬裏孤舟斷。休言世事轉頭空,且放白鹿崖棧。
春雨林旁行來,湖波漆色暗流。大雪微醺分別,老僧對兒珍重。俄而乾坤突轉,裘破寒意闌珊。驚鴻恨無覓處,簾外桃花猶綻。
除此之外,從第二頁開始便全都不知所雲,如“崖裘轉意雲裘闌空寒闌桓寒雲寒雲裘意空寒闌舟寒”等字,毫無邏輯,完全看不出說的是什麽。
這兩首詩提在扉頁上,那麽它們一定就是解開這密文的關鍵。可“明月”意味著什麽?是滿月之時嗎?“崇山”指的是哪裏?“才子”又是指誰?若說是宮中女官所寫,能想到的無非可能是其心上人之類。“西境”難道指的是安西都護府?自大將蘇定方平突厥之亂以來,大唐的西境確實“清平”了不少,可“東風暖”指的又是什麽呢?是讚美身在東都的二聖治國有方嗎?
薛訥搖搖頭,感覺這兩首詩似乎並不應該這樣解,可他一時又想不到別的解法。單看這詩寫得確實一般,完全比不上王勃楊炯等人詩作的大氣磅礴,韻腳也壓得亂七八糟,有的甚至完全沒有壓上。宮中女官雖比不上那些大才子,但基本的文辭修飾還應當還是懂的,這些紕漏究竟是故意為之,還是能力所限,一時尚推斷不清。薛訥揩摸著旁側的《乙巳占》,心想若是李淳風看到這本小冊子,又會如何去解其中的關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