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你是說樊寧並非安定?”二聖皆在,李弘一直沒有出聲,此時疑惑滿溢,再也無法不言不語。先前在長安時,關於樊寧是否就是安定公主,薛訥一直含糊其辭,怎的今日見了二聖忽然這般篤定?李弘望向李治,得到首肯後,繼續發問道,“這密文是本宮命張順在宮中書庫裏找到的,若是此書有問題,難道……”
“殿下,臣不敢妄自揣測,是否有人潛入宮中將此機密文書的抄本放置在密閣裏,刻意引得張順大哥發現,更不敢追問高主事到底是從何處得到這宮中機密文書的另一冊抄本。隻是有一點,密文有句 ‘西境清平東風暖’,安定公主出生於十六年前,而我大唐平定西域,設安西四鎮乃是在十三年前,女史再聰慧,也不是李淳風局丞,又怎能未卜先知,寫出 ‘西境清平’這樣的字眼來做謎麵?”
“薛明府為了不讓天皇天後認女,真是煞費苦心啊,”高敏眉梢眼角寫滿哂笑,反唇相譏,“這書並非單一為了記錄安定公主的體貌特征,而是從我朝高祖皇子開始,便有所記載,誰說一定是永徽五年所造?或許是西境平定後才總結謄錄也未可知。”
薛訥顧不上是否禦前失禮,全力反駁高敏,“高主事在刑部多年,應當明白,凡是不同尋常之案,總有妖異。此案以公主未死為導線,步步為營,將我等陷入迷局,樁樁件件皆是為了今日,背後是否有陰謀不言而喻。今日若是認定樊寧便是當年的安定公主,勢必要坐實這位張姓乳母的證詞,不單會令皇室血脈蒙上疑影,更會將汙名冠於天後,草率至極,請陛下三思!”
“父皇,”李弘聽罷了高敏與薛訥的爭辯,拱手對李治道,“不瞞父皇,初見樊寧之時,兒臣十分欣喜,因為她的容貌與母後相似,兒臣便忍不住心生篤定,認為她就是安定,是兒臣失散多年的妹妹。可誠如慎言所說,此案迷霧良多,不可草率處之,即便父皇相信母後清白,亦會有有心之人惡意誹謗。故而兒臣以為,還是按照慎言所說,仔細查證為上。若是有人當年利用安定,害她與父皇母後骨肉分離,今朝又欲借此生事,汙蔑母後,則決不能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