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寧與李媛嬡尋聲跑去,隻見有兩人一個抱頭一個捂下巴,“哎喲”不止,正是薛訥與狄仁傑。
看樣子,方才薛訥正欲查看墳塋處的雜草時,與一旁的狄仁傑撞到一處,狄仁傑一頭頂上了薛訥的下巴,方有了眼前這一幕。
樊寧笑得前仰後合,拊掌道:“薛郎癡也罷了,怎的來了個法曹也是個癡子,啃頭咬下巴的,你們都不看人嗎?”
狄仁傑從地上爬了出來,看到樊寧,他如獲至寶,即刻從隨身背挎的麻布包裏拿出一卷發黃的本子,又摸索出一根毛峰幹涸發硬的毛筆,拿至口邊一嗦,翻開本子便問起了話來:“這位小娘子,昨日在宮中不便相問,本官有幾個疑影,勞煩你回答。聽聞你是密局閣局丞李淳風所收養,他可有告訴你,你是何年何月何日在何處抱來的嗎?”
狄仁傑倒真是隨時隨地都能辦案,樊寧望向薛訥,見他微微頷首,便照實回道:“師父說我是永徽五年夏日發大水的時候,在城南外撿的,彼時還撿了紅蓮姐姐和另一個男童,那男童被附近的山民抱養走了,我與紅蓮姐姐沒人要,便由師父一直養在觀星觀裏。”
當年渭河發大水,長安城遭災,連太極宮都給淹了。彼時正是薛訥之父薛仁貴逆著洪流衝入皇宮,將天皇背了出來,否則還不知會出什麽亂子。而那一場洪水中,京畿百姓受災十分嚴重,幾乎家家有人因災而喪命失蹤。大災過後,不少人家收 養 男 童,以便延續香火,而女童則多遭遺棄,樊寧所說並非無根無據。
狄仁傑記錄罷,抬眼翹起山羊胡,複問道:“昨日刑部高主事稱解出那書謎,書中所記安定公主肩膊下有一胎記形似梨花,敢問你的胎記在何處?”
“我不知道,”樊寧下意識摸向後背蝴蝶骨處,嫵媚生姿的小臉兒上一派茫然,“我看不到背後,也不知自己到底有沒有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