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窿嶺,橫亙在神州大地西南方向,方圓八百裏有餘,群山綿延,崗嶺起伏,山內又多生地穴,密如蠹蝕,故而得名蠹窿嶺,其實為靈力難聚易散之地,又傳聞山中多毒蟲怪獸,因而為人、仙、魔三界所棄,共識為土牛石田。
千年以來,修行者足跡遍及山川大河,唯獨這蠹窿嶺,人跡罕至,傳聞偶有修行者誤入,卻也是有去無回,因而古怪奇談傳聞更甚,就是當年那魔宗影惑縱橫三界之時,對此地亦避而不談,種種原因累積,蠹窿嶺遂漸淡出修行者視野,成為真正的荒蠻之地。
因緣際會,百餘年前啟,蠹窿嶺生出的蠹蟲數量不斷擴大,覓食的蠹蟲成群結隊,掃**著方圓八百裏的山嶺。一時間,嶺內其他動物種群居然被這種肉食生物一掃而空,後來蠹蟲又向外流散,居然開始進犯有人類居住的邊陲之地,初始時那些蠹蟲尚且隻啃食家畜禽類,而後隨著蠹蟲胃口的不斷增大,以及食物的匱乏,蠹蟲開始頻頻襲擊人類,更有甚者傳言,吸食了人血肉精的蠹蟲,開始變異,變作嗜血成性的魔蟲,後來居然發展成非人類不食。
一時間,恐怖傳聞在蠹窿嶺周邊傳的甚囂塵上,中原地區與當地貿易就此中斷,本就物資貧瘠匱乏的邊陲之地,如同雪上加霜,當地百姓苦不堪言。
又傳聞,這蠹窿嶺內實藏有一隻蠹蟲母體,隻要消滅了這隻母體,蠹蟲便不會再繁衍生息,於是當地村民湊足了銀兩,懸賞通告,招募能人義士,為民除害。怎奈事與願違,數有接榜者,信誓旦旦,終究是有去無回,民眾花光銀兩不說,更激起蠹蟲的仇視報複,蠹害更甚從前。
萬般無奈,民眾孤注一擲,抽簽組成一支打蠹隊,由一把脈看病的劉姓郎中帶領,潛入蠹窿嶺,晝伏夜出,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蠹窿嶺腹地--蠹窿峰,找到蠹蟲母穴,然而讓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那蠹蟲母穴又有不計其數的蠹蟲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