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蘇手”聽起來不像是一件物品,倒有些像是一部武學,總之沈心遠很喜歡這個名字,因為聽起來跟他的職業比較相配。
當初不知哪位前輩創造“回蘇手”時,本來就抱著以其彌補醫學的不足的目的,畢竟醫學再怎麽厲害也做不到斷肢再生,而“回蘇手”以及這一類的器具,雖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斷肢再生實在有些困難,能夠做到這個程度已經是鬼斧神工了。
公輸門雖然隻剩了一隻右手能夠自由活動,但是他的技術什麽的都還在,並沒有打一絲折扣,隻不過是製造的時候有些麻煩罷了。
若是之前沒有受傷時,製作這樣一件物品,公輸門隻需要幾個時辰便足夠了。這“回蘇手”看似複雜,卻也比不過他的那具獨門的木偶。想當初,製造兩個木偶,公輸門也隻用了一天的時間而已。
附加了十刀手的手指上下翻飛,片刻之後,幾根堅硬的木頭便被削成了合適的大小形狀。若是有一個普通的木工匠人在場,以斧頭刻刀之類的來製作,那可真要費上一番功夫,但是公輸門以十刀手來製作,卻顯得遊刃有餘,畢竟他是單純的用手來切割,與斧頭刻刀之類的工具自然不一樣,即便有人能夠將工具使用的如臂使指,那也比上公輸門的這祖上傳下來的技巧。
一堆零件被擺在桌子上,小的如同指甲般大小,大的也不過手掌的長度,因為是在手上使用的,太長了也說不過去。
一件一件地打磨過之後,每一件零件的毛刺全部消失,顯得無比圓潤,甚至還沒有經過上漆的步驟,便已經有些光滑的感覺了。這也並不全是公輸門手藝的原因,另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作為原料的木頭質地堅硬,也不知道霍老爺子從哪裏找的這些木頭,沈心遠甚至都叫不上這些木材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