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屍案調查科》的創作曆程,可謂是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由於那時根本不懂出版,所以《屍案調查科》的第一本,我修改了無數次,也參考了無數人的意見。幾番博弈下來,編輯終於妥協,讓仍有很多瑕疵的《屍案調查科》第一本下場印刷。
我已深深感到了出版的不易。以致我曾和編輯提及,這可能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出書。
其實編輯當時是認可了我的想法的,因為我能感覺出,在他心裏,手把手教我這個出版小白,也是一件無比耗費精力的事。
我本來不怎麽喜歡用社交軟件,但是在圖書出版前,編輯還是建議我弄個新浪微博,說方麵讀者與我交流。我雖依言建了個賬號,但我是真的沒指望能有誰會關注我。
不過,讓我始料未及的是,這本書上市三個月,我竟收獲了大批讀者。我那個還沒有認證的微博號,也瞬間漲粉過萬。這其中,有不少人給我留言,希望我能繼續司元龍、冷啟明的破案故事,最好永遠不要停筆。
讀者的偏愛,讓我受寵若驚,然而,在大家一致的“期待續集”中,我卻深深的陷入了沉思。因為,我不認為我是個能寫好故事的作者!畢竟我的主業並不是碼字。
我記得那天應該個周末,我給編輯打了個電話,我倆聊了近一個小時,在他的鼓勵中,我基本明確了方向。首先,不能辜負讀者,必須做大做強,第二本必須要寫!其次,既然要做大做強,肯定就不能寫一本,必須整成係列。第三,既然整成係列,那就要有條貫穿始終的主線。所以,從《屍案調查科》第二本開始,我改變了以往的寫作套路,也逐漸摸索出了編輯所謂的“裝飾性寫作”[1]究竟是怎麽回事。
從《屍案調查科》係列的創作曆程上不難看出,在我心裏,其實第二本才是整個係列的開端。所以這本書,對當年的我來說,可謂是轉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