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屍案調查科》已經被我寫到了第5本。起先寫這個係列時,完全是因為獵奇,因為我自己也不知道這種紀實性的罪案小說到底有多少人喜歡,而隨著《屍案調查科》一本一本被出版,我不光收獲了大批讀者的稱讚,同時我也遭到了另外一些讀者的批評。因為我不是專業作家,繁忙的工作讓我沒有太多時間閱讀和提升,也正是因此,我的短板也十分明顯。為了能讓讀者有更好的閱讀體驗,我每次寫作都會總結上一本的經驗教訓,以尋求自我突破。
很多人可能注意到,第4本《屍案調查科 第二季1 罪惡根源》和前3本比在敘事結構上有了巨大的改觀。之所以改動如此之大,是因為我想讓讀者在了解精彩案情的同時也能尋求更深層次的東西,那就是“罪惡的根源”到底是什麽。在第4本小說的序言中,我寫了這麽一句話:“這本書(中)……所有出場的人,都有一個屬於他的故事,而這些故事中,又隱藏了你所見過的或者沒見過的方方麵麵。希望每位讀者在翻開這本書的時候,都能在‘罪與非罪’之間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因為寫作思路發生了轉變,所以在行文的時候筆墨有所偏重,然而讓我沒想到的是,這卻成了第4本最大的敗筆。
我有一個好朋友,也是我的忠實讀者,叫老瓜。《屍案調查科 第二季1 罪惡根源》可以算得上是我的轉型之作,所以我很想知道讀者的反饋。當出版社把樣書郵寄給我時,我第一時間就給老瓜送了去。老瓜熬夜讀完,第二天我倆約在一家韓國烤肉店吃消夜。
烤肉前,老瓜給我端來了兩份小菜,我吃得差不多時,老瓜又去端了兩份。他的行為讓我有些不解,我就問他:“老瓜,肉都上齊了,為什麽老吃小菜?抓緊烤肉啊。”
老瓜嘿嘿一笑,他說:“對啊,來烤肉店就是吃肉的,就算小菜免費,吃多了也會招人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