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朱少兵早年不得誌時,總是喜歡抱怨自己沒有落個好爹。他出生於單親家庭,從小父母離異,由父親帶大,然而在他眼裏,母親之所以狠心甩下自己,跟他父親懦弱的性格有很大關係。
他父親名叫朱文,瓦匠出身,家境貧寒,用他母親的話來說,“家裏窮得都抽襠”。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抽襠”到底是窮到什麽地步,其實這裏還有個說道。時間倒退30年,農村人過冬都是靠著一條老棉褲,而棉褲穿時間長了,就容易變得鬆垮,所以老棉褲的腳筒必須用布條勒死,否則容易灌風。但有些人家裏窮得連根布條都拿不出來,到冬天隻能讓風順著褲管往上躥,冷風灌入,腿襠凍得抽搐,“抽襠”由此而來。
朱文的家境雖然沒有窮到真“抽襠”的地步,但也基本上八九不離十。
人窮誌短,馬瘦毛長,朱文的父親從小就教育他,遇到事情一定要小心謹慎,千萬不能得罪人。
他父親的人生觀,幾乎影響了他的一生。
因為太窮,朱文從小就不敢跟人爭論,隻要能得過且過,就算有人在他頭上拉屎,他都能一忍再忍。
1985年,25歲的朱文經人介紹認識了隔壁村的馮娟。
馮娟比他大5歲,用農村的話來形容,就是長得“可帶勁兒”了,而且手裏也有錢,出手相當闊綽。
介紹人王嬸子說:“這姑娘早年在外地打工,隻顧掙錢,耽誤了婚齡,現在回村就想找個老實人,踏踏實實過日子。而且人家說了,隻要你同意,她出錢在城裏買洋樓,不在這破農村住。”
“嬸子,人家條件這麽好,為啥相中我了呢?”
“人家都說傻人有傻福,可不就是這個理嗎,人家就看上你了咋整?”
“哎,對了,她是在哪裏打的工啊?”
“叫啥‘莞’來著,對了,廣東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