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翻開柳家家譜,從上到下十幾代人,都可以用“德高望重”來形容。柳家的祖先開族之時便拜魯班為師祖,傳承木匠技藝。早年的中國,不管是住房還是家具,基本上都以木結構為主,一個技藝超群的木匠,無論什麽時候都是大受歡迎。俗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柳家的木匠活兒,傳到柳文元手中時,基本已是家道中落。倒不是柳文元對木匠這行有所厭倦,主要是磚瓦房的興起以及更多木質替代品的發明,已經讓越來越多的木匠步履維艱,所以一大家子隻指望這門手藝過活,已經成為奢望。
柳文元和其他木匠一樣,一直在尋求轉型的機會,幸運的是,他命中注定會遇到貴人。
這個貴人叫吳明,諧音“無命”。因出生卦象是“天煞孤星”,道人為了衝邪,才點了這麽個名字。吳明是當地方圓百裏有名的“燈爺”。何為“燈爺”?這其中的門道還需要再跟各位嘮嘮。
在沒有火葬製度之前,中國一直奉行“入土為安”,這死人下葬,除了要找陰陽先生看墳圈地外,這帶路的“燈爺”也是必不可少。按照人死點燈的風俗,一旦家裏有人去世,就要立即去請“燈爺”幫著起冥燈。從人死到下葬這段時日,燈火要不熄不滅。
這看似點燈的小事兒,其實裏麵大有說道。
點燈前要了解死者生前事。如果死者為家中老者,含笑九泉,那就要選大號燈芯,以燈比照生前英名,讓孝子賢孫以禮叩拜。而一旦死者死於頑疾,口含戾氣,燈芯以細長為準,而且亮度要拿捏得極為精準,以“忽明忽暗”為佳,這都要考驗“燈爺”的手上功夫。
說完燈芯,還要談一談燈油。冥燈點得好與壞,燈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死到下葬,一般要停屍三天,這一碗燈油必須燒滿“三天三夜”,分毫不差,據說有的“燈爺”能把燈油拿捏到“死後燈亮,下葬燈熄”的極致。為了能把握燈油的燃時,這配製燈油的燃料就成了“燈爺”絕不外傳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