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89年的春晚小品《懶漢相親》在當年可謂是火遍大江南北。該小品由雷恪生、趙連甲、宋丹丹三人參演。主要是描述了村主任(趙連甲扮演)做媒幫助懶漢(雷恪生扮演)介紹對象(宋丹丹扮演)的故事。小品從相親一樁小事兒,從側麵反映了改革開放後的10年中國農村家庭發生的巨大變化。
小品最讓人熟知的一句台詞莫過於:“俺叫魏淑芬,女,29歲,至今未婚。”
從那天晚上之後,“魏淑芬”這個名字可謂家喻戶曉,她的扮演者宋丹丹也因此被全國的觀眾熟知。
同樣,在雲汐市王巷村也住著一位待嫁的姑娘,名為“魏樹芬”。因“樹”和“淑”發音相似,稍微有些吐字不清,便很容易喊成“魏淑芬”。
小品的播出,使得魏淑芬的農婦形象深入人心,以至有人一聽魏樹芬的名字就很容易和紮著綠頭巾的村姑聯想到一起。
相親時的多次碰壁,讓魏樹芬都有了改名的念頭,可想想這個名字已經跟了自己20年,就這麽隨便地改了,多少還有些於心不忍。
在魏樹芬那個年代,結婚就像是完成任務,隻要到了待嫁的年齡,多數父母就開始焦急地張羅,男孩兒還稍微好一些,女孩兒如果成了“大齡剩女”,很容易引來閑言碎語。所以魏樹芬的母親為了防人口舌,隻能忍痛割愛,“不拘一格降人才”。
就這樣,長相還算不錯的魏樹芬便宜了窮得叮當響的陳翔。
陳翔小名二狗,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哥,下有妹,在這種家庭,二狗的地位最為尷尬。為什麽這麽說?隻要稍微一分析就能完全明白。
站在其父母的角度,頭胎是個男娃,這已經滿足了傳宗接代的條件,接著第二胎還是男娃,尚可以理解為人丁興旺,一旦第三胎是個女娃,父母本著物以稀為貴的原則,指定會對女娃照顧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