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特殊罪案調查組.2

四十三

為了不打草驚蛇,展峰把屍骨連同骨灰取出,又命專案組把墳包複原。接下來就是緊張的檢驗分析工作。

首先要做的,就是驗明小白的正身。在判斷出屍骨的年齡、性別、身高、死因等種種結論後,小白被殺案,基本可以判斷是老煙槍當年所為。重頭戲則是要對六個陶罐中未焚燒完全的屍骨做DNA檢驗。在實際的案例研究中,如火災、爆炸、焚屍、交通事故、空難等現場,都會出現骨頭被焚燒的情況,所以它一直是國內外法醫學專家研究的重要課題。骨骼是組成脊椎動物內骨骼的堅硬器官,功能是運動、支撐和保護身體,它有良好的抗腐蝕作用,除非是經過高溫煆燒導致完全炭化,否則仍可以檢出DNA結構。

而一旦屍體經過焚燒,高溫會使得骨骼中的天然蛋白質受到影響,分子內部原有的特定構象發生改變,導致其性質和功能發生部分或全部喪失,從而導致DNA的變性及大量聚合酶反應,進而影響到DNA檢驗。骨骼被焚燒的程度越重,DNA降解越加劇,大片段等位基因會因焚燒產生斷裂,極易出現因為大片段等位基因丟失所造成的假純合子[1]現象。而在對焚燒後的骨骼進行檢驗之前,首先要了解其物理和化學特性。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礦物質化的骨骼組織,其內部是堅硬的蜂巢狀立體結構,有大量的鈣鹽沉積於細胞外基質,多以羥基磷灰石形式存在。

人體骨骼在經高溫焚燒後,骨骼中的碳酸鈣物質和磷酸鈣物質會轉化為氧化鈣。此過程會使骨骼顏色發生改變。經法醫學專家證實,骨骼的顏色與焚燒溫度有一定的關聯。一般情況下,當焚燒溫度從100℃增加至700℃時,骨骼會由褐色逐漸變為深褐色、灰白色以及白色。

而隨著焚燒溫度的升高,骨細胞逐漸失去原有的多邊形直到消失;在外界溫度為400℃時,細胞急劇減少,僅見少量細胞殘骸;600℃~1000℃時,完全觀察不到細胞結構。當溫度升高到1000℃~1200℃時,骨骼會出現瓷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