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位於東清村內名叫“靈佛山”的中部,洞口隱藏在海拔200多米的峭壁之中,洞口距離崖頂100多米,洞口的另一側是60米左右的崖坪,崖坪之下又是一段將近300米高的絕壁直抵與東清村隔山而對的東清河麵。其地勢高險令不少女遊客望而卻步。
一踏入洞口,頓覺無比的涼意,來自溶洞深處的涼風甚至比空調的降溫效果都強勁,洞內清新的空氣與塵土飛揚的室外也是天壤之別。左庶在諸葛警官還未到達之時,已經對溶洞的情況做了個小小的調查,所以他自告奮勇的擔當起了唐曉怡和諸葛警官的向導來。
“根據介紹,這個溶洞全長約一公裏,主要景致是分布四壁千姿百態、形狀各異的鍾乳石。請緊跟著我,溶洞裏岔口很多,一不小心就會迷失方向。”
“左庶,你先帶我們去看看他們的鎮村之寶。”諸葛警官邊說邊甩著夏威夷襯衫的領口,讓更多的涼風能吹幹他身體上的汗水。
“別急,馬上就到了。”
左庶帶著他們在迷人的溶洞內繞起了彎,潺潺的流水聲仿佛就在頭頂,卻看不見一滴河水。由於溶洞深不可測且百轉千回,所以難得會遇上其他賞洞的遊客。
拐過一段相對寬敞的石路後,左庶在一個不起眼的洞口前停下了腳步,他手扶著洞口旁突兀的冰涼石塊,目不轉睛的看著洞內。
唐曉怡把墨鏡推到了頭頂,掂起腳,終於見到了那尊賦有神奇力量的佛像。三個人魚貫而入,在這處足有40多平方米的洞穴中,四處張望起來。
凹凸不平的石壁上用著淡淡的筆墨,諸葛警官仔細一看,居然是些寫景抒情的古體詩,諸葛警官從前就聽說過,國民黨的軍隊曾在這個溶洞裏躲藏過一段日子,想必這些詩是那些軍官的傑作吧!
正對入口的大岩石上象有人重重的錘了一拳,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壁龕,一尊外表班駁雕工精細的小佛像安身其中。小佛像喜笑顏開,一手撫摩著身旁侍童的腦袋,一手握著某樣饅頭大小的東西,可能因為長年累月暴露在潮濕的空氣中,佛像手中的這件物品麵目全非,到了無法辨別的程度。在壁龕右側的下方有一個洞口,黑色的鐵柵欄死死的把守著洞口,一把大的有些誇張的鎖掛在上頭,柵欄裏還有一塊深色的木板封住了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