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
讓我們想象一座城市。
它位於終南山以北,潼關以西的關中平原,西鄰六盤山,東邊則是朝著南方奔騰而去的浩瀚黃河。
這是一座欣欣向榮的城市,這是第一次,有十萬戶以上的人口熙熙攘攘地聚集在一起。在未來,還將有來自大食、波斯、日本的商人,帶著沉香、龍腦、玳瑁、靈犀等等奇珍異寶,進入這座城市,再帶著珍貴的瓷器、絲綢和茶葉離開。紫髯碧眼的胡人隨處可見,平康坊內的樂伎最擅長的不是琴蕭,而是琵琶和胡旋。這是貞觀初年的長安。
讓我們想象一個僧人。
這人相貌普通,緇衣草鞋,年歲約莫在三十左右。無論身處怎樣悲慘不堪的境地,抑或是行走在如何富貴堂皇之所,嘴角都帶著同樣若有若無的微笑。這人說話的速度很慢,吐字卻非常清晰,每一個字都像是釘子般,能直接敲入人心。
日常出行的時候,右手腕上纏著串星月菩提的佛珠,左手托著隻化緣用的紫砂缽。
那個時候,塵世和靈界斷絕已久,還在人間活動的妖獸並不多。困擾著人們的,更多的是由人心中的願望沉澱太久,所形成的各式各樣的妖魔。
聚集了更多人口的長安,前所未有地聚集了更多的歡笑、眼淚、歌舞,也聚集了通宵達旦的歡愉和夜不能寐的渴望,更多的怨恨、悲傷、恐懼,而這一切催生出了層出不窮的妖魔。
有的隻是躲在閣樓裏發出奇怪的吱呀聲,而有的,則會在月亮下麵的薄霧中攔著路口,擇人而噬。
入夜後的長安不得不實行宵禁,這也是原因之一。
幸運的是,長安城裏並不缺少寺廟和道觀,也不缺少降魔者。這僧人便是其中的一位。傳說他已經修滿了十世,卻舍棄了成佛之路,發下宏願要照耀世間,普渡眾生苦難。
他因此被人們稱為蓮燈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