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警局的一個小時後,也就是大約在案發的五個小時後,向尋拿到了大部分和案件有關的資料。
首先,向尋翻看的就是被害者的資料。
資料很簡單,寥寥的幾頁,包括被害者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家庭等各項個人基礎信息,也包括地址、電話、銀行卡、工作等各種社會基礎信息。
死者年齡不大,22歲,初中畢業,家在農村,下麵有一個剛滿12歲的弟弟,家庭條件一般,雖然不算貧困,但為了供弟弟上學還是年級小小就出來打工,僅僅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她自然是找不到什麽太好的工作的,但也還算上進,從超市的短期促銷員做起,現在已經是商場的一名正式銷售員,雖然看起來仍舊不是什麽高大上的職業,但比那些隻能留在洗浴按摩店給人洗腳的已經好太多。長住地址目前就是朱衍的那間出租房,自然也就是她死亡的案發地點,她已經和朱衍合住在那裏一年半還多。從鄰居和她同事的初步探訪中得知,死者生前是個比較活潑的女子,就是脾氣不太好,有點任性、愛鬧點小別扭。但在向尋看來,22歲的年輕女子,哪個不任性、不愛鬧點小別扭?就連他老婆26都快27歲了,還不是時不常的任個性、鬧點小別扭?
“通知她家人來認屍了嗎?”向尋抖了抖手裏的資料問一旁的小周。
小周,全名周不群,警校畢業的優等生,自從分到向尋這組,兩年來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向尋對他什麽都滿意,就是那名字槽點滿滿,所以幹脆就一直叫他小周,而很少叫他全名。
“通知了,她家人已經買了北上的火車票,明天傍晚前就能到。”小周的回答中規中矩。
向尋點點頭,又去看別的資料。
雖然各種文件一大堆,但所有證據綜合總結下來隻有幾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