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自家捕手往捕手區跑回去好重新開始比賽的這段時間裏,古米是用腳踩平著那投手丘上的泥土的,以便於待會自己投球的時候,腳踩重心下去的地方,好讓身體更穩,不會因此影響自己的投球姿勢。
一年前的那場比賽,真的讓古米他改變了很多,以前的他,無疑是自大又自負,除了全國級別的那些打者值得他認真對待,那些低水平的打者,他向來是不看在眼裏的。
不過,就算是這樣,在麵對那些厲害的打者時,他也沒有像現在這樣,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保證從開始投球前到將球投出去後這個過程中,不因外界任何因素所影響。
一年前的他,不過是有點實力的投手,但是現在的他,即使放在全國上,古米他也有自信,不輸於其他全國等級的投手。
擁有著這份自信的古米,在這一刻,是投出了他的第二球,他在過去近一年時間裏,才研究開發出來的新球種,他將它命名為‘叉蝶球’。
有點類似於指叉球但又跟指叉球完全不像的球。
指叉球是到本壘板處會隨著重心突然快速下墜,而他所研究開發出來的這‘叉蝶球’是突然快速下墜,但是卻會在下墜到一定程度後,會突然改變方向,就類似於蝴蝶球那樣,隨當時的風速,改變方向。
準確點來解釋就是,它是指叉球和蝴蝶球的合體。
“Strike!”
站在投手丘上的古米,看著打者區上的打者,再一次球棒揮空,心中湧起的喜悅,讓他眼睛是眯了起來的。
即使是麵對此時場邊的觀眾席上,有人正在錄像,第三球,再一次投這‘叉蝶球’,古米仍是無所畏懼。
沒錯,通過高清的錄像機將他這球路拍下,然後再用數十倍慢速或者是數百倍慢速地播放速度將這球的運動軌跡播放,就能讓這球路的變化軌跡,清晰地展現在眾人的眼前,這樣一來,就極容易破解。